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ppt课件演示文稿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1、概念: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 (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 2、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是指两 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同一幅地图中,等 高距相同。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 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除了陡崖和悬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不分支, 且在图的中间部分不中断。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一、等高线
3、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1. 2. 3. 4. 5.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00米线区分开平原和低丘; 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 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 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4、注意:
1、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示坡线、分水线、 集水线垂直相交。 2、等高线注记的字头应趋向高处,字列平行于等高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图。 2、常见等高线地形图。
鞍部是山谷线的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鞍部相对两侧,一侧为 一组山脊,一侧为一组山谷它们等高线的凸出部分都指向鞍部中心。 地形 地形特征山地 四周低 山峰 中部高 山脊从山顶到山 麓凸起高耸 的地方
示意图 等高线地形图 说 明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山峰处常用▲ 表示, 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
山谷 地势低洼的部分
山脊之间
等高线向低处 凸出山脊连线 是山脊线,也 叫分水线 等高线向高 处凸出山谷 连线是山谷 线,也叫集 水线.常发育 有河流 多条等高线 会重合在一起
相邻两 鞍 个山顶 之间呈马 部 鞍形的 部分 陡 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 峭壁或陡崖。
盆 地
四 周 高 中 间 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示坡线在 等高线内 侧,坡度 向内侧降 低
两组山 脊对垒, 中间是 峡 一道低 平而宽 谷 阔的河 谷或谷 地
两组山 脊等高 线对垒 的中间 部分,峡 谷处易 于建坝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判读方法 1、判读海拔高度:1)只要知道某地在哪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准确值
2、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只要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就能算出两 地间相对高度 例题:若a=100m ,b=200m ,c=300m
求③④的相对高度;甲和乙的相对高度
解:读图可知 H ③=100m,H ④=300m故 H ③- H ④=300-100=200m
200-200〈H乙-H
甲〈300-100
同理 100〈H甲〈200,200〈H乙〈300
故 0m〈H乙-H甲〈200m
练习: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1)、求P点海拔——
(810m<P<820m)
O点海拔 ——
(860m<O<870m)
2)、O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为( C )m A、40〈H〈41 B、49〈H〈50 C、59〈H〈60 D、60〈H〈61
2)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 估算断崖的相对高度
(1)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D )解(1)250m≤H顶<300m A、59m B、99m 故是D D、259m C、199m (2) 50m<H底≤100m A ) (2)断崖底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故选A A、51m B、50m C、151m D、150m (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断 崖的相对高度(A )(3)150m≤ H顶-H底<250m
故选A
A、150m B、250m C、251m D、149m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n-1) d ≤H<(n+1) d
3、特殊方法:利用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原则 1)适用范围: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 2)内容: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 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 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值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 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例题: 若a=100m b=200m
判断地形:①____ 洼地 300m<H<400m 0m<H<100m ①的海拔_____________ ②的海拔_____________
c=300m 山丘 ②_____
课堂小结一、等高线 1、概念 3、几条特殊等高线二、等高形图1、概念 * 2、常见的几类等高线地形图
2、特征 4、注意事项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1、一般方法
{
直接读数*计算
{
两 地相对高度 陡崖相对高度
*2、特殊方法—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原则
巩固练习1、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
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D )
A、3条 C、5条
B、4条 D、6条
2、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判断:
(1)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可能是( C ) B、 ( 45m,55m ) A、(40m,50m ) C、( 50m,60m ) D、 ( 50m,55m ) (2)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BC ) B、21m C、36m D、43m A、18m (3)PQ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 ) A、P一定比Q低 C、P可能比Q低5m B、P一定比Q高 D、P不可能比Q低20m
3、读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M ② Y M ③ ④ X N Y N X
1) 甲、乙、丙、丁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2) 在剖面图①②③④ 四点中,属于MN、XY的交点是 (C )
A、 ① ② B、 ② ④ C、 ① ④
D、 ② ④
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下列问题:
上一篇:财务分析PPT样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