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文言文阅读第2节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精选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文言文阅读第2节考点2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2 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定考向
从2015年起高考试题新增了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题型,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此考点属于识记类试题,考生答题失误无非是识记不牢、不全。在复习备考时,我们应注重积累传统文化中的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科举知识、地理常识、礼俗、服饰、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
常见设问方式: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熟技巧
文化常识识记“3法”
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因此,复习时识记、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是解题的关键,而且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穿针引线法
零散的文化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用一根线将它们穿起来,这些文化常识就会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具体如下: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
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化常识,就先拉一条长线,将针一根一根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
2.联想法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比如记忆屈原:
屈原→《离骚》→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李白、李贺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3.积累法
精选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文言文阅读第2节考点2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因此,对于一些常识性知识,要加强梳理和记忆。如古代的“官职常识”“人物称谓常识”“文集命名常识”“科举常识”“地理常识”“古籍常识”等,可以将所有需要记忆的文学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予以记忆。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就不怕记不住可能考查到的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推断“2法”
1.联系课内。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就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
2.语境推断。对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本见本专题考点1“真题示法”例1),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尝试解答】__C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文意,锁定选项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位置。
第二步:剖析词语的内涵。本题加点词语涉及古代官职、君主制度、古国情况等。如A 项“首相”,“相”指“丞相、宰相、相国”,而“首”则是指其中居于首位的人。B项,“建储”,“建”指“确定”,“储”指“储君、皇位继承人”。D项,“契丹”指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建立的契丹国。
第三步:解析具体语境。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具体的语境相联系,其内涵比词典中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C项“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导学号:76082039】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精选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文言文阅读第2节考点2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
..,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
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第疏狂当治。
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 …… 此处隐藏:235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