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社会课后作业辅导2(3)

时间:2025-07-12

家庭功能发生变化:家庭功能的社会化,部分家庭功能强化,部分家庭功能弱化,家庭功能向社会转移。

五、论述题

面对当代社会婚姻家庭的变化,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婚姻家庭观?

答: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组织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类的婚姻家庭出现了多种形式,并表现出不同特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迁的根本动因。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婚姻家庭关系呈现多种变化我们认为因该树立这样的正确的婚姻家庭观:

l、独立、弹性的夫妻角色规范。中国女性(主要是城市女性)在家庭中所享受的民主、平等地位,标准曾经令许多发达国家的妇女羡慕。在职业流动频繁、社会变动剧烈的今天,社会更应推祟角色的独立和弹性、夫妻角色不固定化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对换”或“反串”。性别角色的双性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潮流。已婚男女只有不拘泥于传统、不为固定的两性角色规范所束缚,在顺应社会变革的进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性别角色,增加独立自主性和角色的弹性,才能真正实现夫妻的平等伙伴关系和两性的全面发展。

2、多元、开放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随着文化市场的全面开放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的余暇追求和生活方式趋向多元、开放。政治对个人私生活行政干预的减少,也使个人生活开始和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相分离。个人的隐私权为社会所逐渐认可,人们对自己的人生设计更多样、生活方式的选择更自由,夫妻双方的相互关系也更具独立空间、更宽松。婚前财产公证或约定制、试婚同居、独身不婚、周末夫妻、“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同性恋、婚外恋和家庭内离婚等已为众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和文化程度较高者所宽容、接受或实践。社会态度趋向宽容和理性,道德不再成为束缚个性、压抑人性的政治教条、纪律棍子,这无疑是社会文化开明、进步的演绎。然而,新时期的婚姻家庭道德在注入了以个体本位为特征的现代价值的同时,不可忽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无论是追求个人幸福、张扬个性自由还是保留个人隐私,都有一个“度”的界限,即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拐卖婚、婚外性关系、重婚纳妾和家庭暴力等就不属于应保护的个人隐私或无须法律、道德干预的范畴。当然,道德、法律建设不仅在修订规范时要注入新价值,使道德、法律规范不仅警示人、制约人,更要发展人、完善人。并通过强化灌输力度和改善灌输艺术来唤起和培养人们内在的道德、法律意识,逐渐便道德、法律规范的遵循更多地依赖个人的自觉履约。

3、幸福主义为主导的婚姻价值观

以往家庭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婚姻伦理文化更强调夫妇的家庭和社会责任。爱情并非是婚姻的本质要求,性快乐更是与资产阶级享乐主义和性欲至上同义。离婚则不仅被视作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而且影响当事人的职业前程和声名。随着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的消弥、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婚姻的爱情含量递增,爱的承诺不仅是同一个屋檐下的经济保障和性义务,而且是感情专一的心理承诺,是个人感受的满足和幸福。以幸福主义为导向的婚姻价值观的推祟,将使社会更关注婚姻的内在品质而并非仅是它的完整外壳,婚姻质量才是婚姻稳

人类与社会课后作业辅导2(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