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时间:2025-04-25
时间:2025-04-25
好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题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P31)
答:(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
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为什么说新生事物不可战胜(P41)
1、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
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四、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
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P45)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
好
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P46)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心
智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一次循环交替,形成了质量互变的规律。
七、认识与实践的关系(P64)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求;
2、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错用则恰恰相反。
八、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P74)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1、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2、 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3、 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
第二,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第三,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
辨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九、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P97)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 …… 此处隐藏:124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级测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