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升格训练之细节描写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精描细绘 写活人物 突出中心
——记叙文升格训练之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把握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握其最新动
态。
2、了解写记叙文的方法技巧。
3、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技巧并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技巧并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研讨式、点拨式、归纳式,学生写与老师评相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胶印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透视2011年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众所周知,今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了很大变化,如基础等级
由以前的50分减少到40分,发展等级由10分增加到20分。这一变化其实就反映了命题专家的意图:那就是要拉开作文得分的差距,鼓励更多的学生写出有个性魅力的文章,比如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等。因此,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一定要立足基础等
级,瞄准发展等级,争取作文得分有所提高。这节课,我们就以欣赏美文和升格病文的形式,试着来探讨一下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妙用。
下面,先请同学们一起来赏析一篇优秀作文《这也是一种爱》,
并试着说说它的好。
二、美文引路
1、师生共赏《这也是一种爱》
这也是一种爱
昏暗的灯火下,一对父子正在吃饭。安静的饭桌上,父亲面无表情,静静地吃着碗里的饭。儿子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自己的父亲,不远处的书包里静静地躺着这次测验的卷子。79分的卷子既不算好也不算太差,但是对一向成绩优秀的儿子来说,就有点失水准了。
“这次考得怎么样了?”良久,沉默是金的父亲终于发话了。
“7……79分。”无法从父亲的语气中感受到任何感情的儿子小心回答了父亲的提问,并紧紧盯着父亲那张好像磐石般坚毅的脸。
没有表情!即使是听到儿子成绩下降的时候,那张熟悉的脸庞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波澜不惊。看到这里,儿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默默吃着碗里的饭。
曾几何时,父亲会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欣慰,会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可惜,父子俩一起高兴一起伤心,可是现在的父亲……脸上麻木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感情,儿子的成败仿佛跟他没有关系一样。
多少次儿子拿着第一的成绩在父亲面前炫耀,父亲也仅仅只有一声简简单单的回应。同学们所说的进步的奖励、成功的庆祝,这一切儿子都不曾拥有。同时,同学们所说的父母对成绩下降的怒火、严厉的呵责,到了父亲这里连一个简单的表情也换不到。想到这里,儿子不禁有些神伤。
又是一阵无言的沉默,只有咀嚼下咽的声音。
忽然父亲放下碗筷,儿子有些惊喜地抬头。“你想吃些什么?我明天去买。”父亲没头没尾的话语让儿子有些惊讶,木然地回答之后,又是一阵可怕的沉默。
儿子低头细想父亲刚才的话:这是在关心我吗?如此简单的话语让儿子难以抓住其中的意义。
望着父亲起身离去的背影,儿子有些茫然。看着洗碗池前父亲忙碌的背影,儿子忽然觉得有种想哭的冲动,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也许吧,这就是父亲关心人的方式!虽然很简单,也很容易伤人,但这也是一种爱吧!儿子忽然觉得父亲的表情不再木讷了,像死水一样的父亲仿佛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儿子赶紧上前与父亲并肩站在一起,帮他洗碗。忽然儿子好像看到父亲笑了,笑得像铁树开花一样灿烂。
这也是一种爱,饭桌上无言的爱。
2、技法评析
大
爱
无
言
神态描写:父亲:“面无表情”“磐石般坚毅的脸”“木然的表情”“那张熟悉的脸庞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波澜不惊”
儿子:“小心翼翼”“失望”“神伤”“惊喜”“惊
讶”“木然”
语言描写:父亲:“这次考得怎么样”“你想吃些什么?我明
天去买”
儿子:“7 79分”
心理描写:“这是在关心我吗?”“想哭的冲动”
三、技法解说
(一)细节及细节描写的概念
细节,就是细枝末节、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有生活细节和人
物细节两种,前者指看来细小但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人物与景物,后者专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细小环节。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小而又极富表现力的典型情状,如对人
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等进行特写式的描绘刻画,并将其鲜明而逼真地呈现出来的一种描写方式。
(二)细节描写的要求
1、选材真实典型
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具有价值,好的细节必须有用、真实和典型,
其中,真实要切合人物、环境和生活。
2、描写真切传神
细节描写典型,需要有准确生动的描写能力,能真切地再现生活
中的典型细节,可见可闻可感。
(三)细节描写的方法
1、精描细绘,生动传神
“精”就是要描写出细节的典型性;“细”就是描写要尽可能地
细致入微。精细化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如《药》中“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几笔勾勒出一个满身杀气的刽子手形象。
下一篇:高中生物必记内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