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化学平衡图像专题(教师版整理完)(可编辑修改word版)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选修四 化学平衡专题 教师版
第 1 页 共 8 页专题五 化学平衡图像
考点1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
解题策略:
(1)首先要看清楚横轴和纵轴意义(特别是纵轴。表示转化率和表示反应物的百分含量情况就完全相反)以及曲线本身属等温线还是等压线。(当有多余曲线及两个以上条件时,要注意“定一议二”)
(2)找出曲线上的特殊点,并理解其含义。(如“先拐先平数值大”)
(3)根据纵轴随横轴的变化情况,判定曲线正确走势,以淘汰错误的选项。
1、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 正、v 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6.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 、Y 、Z 、W 四种物质
的聚集状态为( )
A .Z 、W 均为气体,X 、Y 中有一种是气体
B .Z 、W 中有一种是气体,X 、Y 皆非气体
C .X 、Y 、Z 、W 皆非气体
D .X 、Y 均为气体,Z 、W 中有一种为气体
专练1:A(g)+3B(g) 2C(g)+Q (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 )
A .升温
B .加压
C .增大c (A)
D .降低c (C)
E .降低c (A)
【视野拓展】全面深入理解平衡移动原理是解决有关化学平衡问题的基础.学习中可以先从平衡移动原理的字面理解入手,再进行深层剖析。
2、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
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7.图2表示800℃时A 、B 、C 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
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选修四 化学平衡专题 教师版
第 2 页 共 8 页8.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 (g )+B (g )
C (g );△HA 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T 1>T 2,△H>0 B .T 1<T 2,△H>0 C .T 1>T 2,△H<0 D .T 1<T 2,△H<0
9.现有可逆反应A (g )+2B (g )nC (g );△H<0,在相同温度、不同
压强时,A 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p 1>p 2,n >3
B .p 1<p 2,n >3
C .p 1<p 2,n <3
D .p 1>p 2,n=3
4、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
强.
10.对于反应2A (g )+B (g )2C (g );△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
5.速率—温度(压强)图
11.反应2X(气)+Y(气
) 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 1和
T 2)及压强(P 1和P 2)下,产物Z 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 1<T 2,P 1<P 2
B .T 1<T 2,P 1>P 2
C .T 1>T 2,P 1>P 2
D .T 1>T 2,P 1<P 2
提升训练
12. 对于可逆反应:A 2(g )+3B 2(g )2AB 3(g ) △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13.将a g 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的实线所示,在
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
选修四 化学平衡专题 教师版
第 3 页 共 8
页14.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 2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
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A .图I 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 .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 .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 .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15.反应:L (固)+aG (气)bR (气)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
的影响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 2, 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
分数。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 >b D.a <b
1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
17.已知氯水中有如下平衡:Cl 2+H 2O HCl +HClO 。常温下在一个容积为50mL 的针筒(如图所示,活塞可自由滑动,针筒上有刻度)里吸人40mLCl 2和10mL H 2O 。…… 此处隐藏:189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法建议
下一篇:2015年注册环评导则真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