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车联网的车载智能终端及其实现探究_殷建红(4)
时间:2025-04-08
时间:2025-04-08
·通信观察
评价因素,然后将信用评价因素表交给客户服务部门,客户服务部门根据信用评价因素表和交费信息表来进行客户信用度的测算,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依据客户信用度赋值表进行客户信用度分析,最后形成信用分析结果。
QQE-mail
308280111530
本文初步分析了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整个流程,为客户的信
用评价提供了详细的思路和设计架构。
本文针对客户的需求及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为下一步具
图1-2 业务流程图
体实现做出了明确的指导和概况,同时给出了对应的数据库结构模式。
1.3 建立状态机图
[参考文献]
[1]麻志毅,编著.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8.
[2]张友生,主编.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3]高乐胜,主编.基于UML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第1版.工业电子出版社,2007.
图1-3 状态机图
1.4 建立类图
1.5 根据类图转换成关系数据库的实现表示
类“客户资料”对应的数据库的结构,如下表:
(上接第34页)
终端需求还是控制中心需求,对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设计,采用嵌入式的车载智能终端,利用模块化的方案对硬件构成进行设计,支持视频处理、移动通信等多个模块,并保留相关的扩展接口,便于升级与扩展。在软件设计方面,提出了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距离预警法,通过多方面的特征实现车道的提取手段,设计了图形的处理器,通过压缩与解码,实现了去除冗余信息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输效率,保证了图像的质量,通过3G的长距离无线通信方式的运用,将车辆自身的信息与周围环境的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上传,并实现车辆间的信息交互,提前预警潜在危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车联网新趋势下,会有更多的技术出现,不断完善目前在车载智能终端应用中的难题。车联网的趋势将会更加智能化与快捷化,通过车联网的应用,可以实现安全性的提高、生活的便利与信息的传达,为物联网时代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真正为驾驶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与享受,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海燕.基于GPS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设计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
用,2013,(3).
[2]吴崇友,钱国明,王素珍.农机车载智能终端及监管服务平台的设计探讨[J].中国农机化,2011,(6).
[3]涂清,杜列波,罗武胜.基于ARM9的车载智能终端多串口扩展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10).
[4]冯桑,康迂福,康林权.车载智能终端的CAN协议设计及软件实现[J]. 公路与汽运,2010,(5).
[5]冯桑,康迂福,康林权.基于CAN总线的车载智能终端硬件设计[J].公路与汽运,2010,(6).
[6]魏星,吴甬翔,金敬.基于GPS车载智能终端的设计[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7]张立成.面向车联网的车载智能终端研究与实现[D].长安大学:长安大学,2013.
[8]容蓉.基于GPS/GPRS的MCU车载智能终端的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2012.
[9]王春雷.基于嵌入式ARM车载智能终端的研究和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2007.
下一篇:活动板房拆除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