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论文(4)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需有较大的控制电流,转换速率较慢,这是最基本的差别。80
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采用MOSFET音频场效应管功放。MOSFET场效应晶体管既具有
晶体管的基本优点。但使用不久发现这种功放的可靠性不高(无法外电路保护),开关速度
提高得不多和最大输出功率仅为150W/8Ω等。90年代初,MOSFET的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突
破,出现了一种高速MOSFET大功率开关场效应晶体管。西班牙艺格公司(ECLER)经多
年研究,攻克了非破坏性保护系统的SPM专利技术,推出了集电子管功放和晶体管功放两
者优点结合的第3代功放产品,在欧洲市场上获得了认可,并逐步在世界上得到了应用。第
3代MOSFET功放的中频和高频音质接近电子管功放,但低频的柔和度比晶体管功放差一
些,此外MOSFET开关场效应管容易被输出和输入过载损坏。
数字功放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进展一直较
慢。1983年,M.B.Sandler等学者提出了D类放大的PCM(脉码调制)数字功放的基本结
构。主要技术要点是如何把PCM信号变成PWM(脉冲调宽信号)。美国Tripass公司设计
了改进的D类数字功放,取名为“T”类功1999年意大利POWERSOFT公司推出了数字功
放的商业产品,从此,第4代音频功率放大器,数字功放进入了工程应用,并获得了世界同
行的认可,市场日益扩大,最终将替代各类模拟功放。
1.11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简介
音频放大器已经有快要一个世纪的历史了,最早的电子管放大器的第一个应用就是音频放大
器。然而直到现在为止,它还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前进。主要因为人类的听觉是各种感觉
中的相当重要的一种,也是最基本的一种。为了满足它的需要,有关的音频放大器就要不断
地加以改进。
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成为了电子设备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从作为
通信工具的手机,到作为娱乐设备的MP3播放器,已经成为差不多人人具备的便携式电子
设备。陆续将要普及的还有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等等。所有这些便携式的电子设备
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音频输出,也就是都需要有一个音频放大器;另一个特点就是它们
都是电池供电的,都希望能够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就是在这种需求的背景下,D类放大器被
开发出来了。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能够在保持最低的失真情况下得到最高的效率。
高效率的音频放大器不只是在便携式的设备中需要,在大功率的电子设备中也需要。因为,
功率越大,效率也就越重要。而随着人们的居住条件的改善,高保真音响设备和更高档的家
庭影院也逐渐开始兴起。在这些设备中,往往需要几十瓦甚至几百瓦的音频功率。这时,低
失真、高效率的音频放大器就成为其中的关键部件。
1.12 音频放大器分类
长期以来,高品质音频放大器的工作类别,只限于A类(甲类)和AB类(甲乙类)。其原因
在于过去只有电子管这样的器件,B类(乙类)电子管放大器产生的失真使它们甚至在公共广
播用时都难于被人们所接受。所有的自称为高保真放大器均工作于推挽式的A类(甲类)。 随
着半导体器件的出现和发展,放大器的设计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就放大器的类别而言,已不
限于A类(甲类)和AB类(甲乙类)。这里将各种类别的放大器简介如下。不过需要指出,就
目前来说用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类别,A类(甲类)、AB类(甲乙类)和B类(乙类)这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