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斌-四年级地方教案第一、二学期
时间:2025-05-10
时间:2025-05-10
2012——2013年
地方课教案
三亚市崖城镇中心学校
杨裕斌
第一课 我的家乡
——美丽的三亚
一、教学目的:1、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2、对家乡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的名片的认识,从各种资料上搜集对家乡的了解。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自己的家所在的社区或村寨了。不同的社区、村寨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共同的“爱园”——三亚。那么,认识家乡、热爱三亚,就让我们从自己家所在的社区或村寨开始吧!
2、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同学们又回到了学校。大家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说起了自己家所在的社区和村寨,有的同学还在网络教室与其他学校的小朋友聊开了。
第二课 好山好水好地方
一、教学目的:1、认识家乡的山水、地理位置;
2、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的气候、风光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我们的家乡三亚市位于祖国南部,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如春。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有最美丽的沙滩海岸。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三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课 大自然的馈赠
一、教学目的:1、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2、对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家乡这块宝地,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我们的家乡是块宝地,地上生物资源丰富,,众多的河湖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旅游景点,成为三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巨大优势。
2、三亚市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多样,拥有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据统计,三亚共有植物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红豆杉、鹅掌楸、银杏、杜仲、天麻等;动物种类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大鲵(娃娃鱼)、大灵猫、白冠长尾雉、猕猴、穿山甲等十余种。
第四课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一、教学目的: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使三
亚成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城市;
2、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
尊重,共同发展,携手创造了异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对本民族的生活习俗、着装、节日的了解。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三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由汉族、苗族、黎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组成。虽然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大家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各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祥和幸福。
第五课 风景名胜去处多
一、教学目的:1、在三亚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多姿多彩的自然风
光、别具一格的名胜古迹、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 巧妙交融,相得益彰。
2、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三亚每天都迎接着众
多来这里游玩、休闲和度假的朋友。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风景名胜的进一步了解,并把你走过
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1、目前,三亚各类旅游景区、景点达数十处。
2、市区外可供观览、游玩的地方很多,天涯海角、大小洞天、亚龙湾、南山寺等等,有令游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的美丽与陶醉。各具特色,交相辉映,把三亚装点得绚丽多彩。
第六课 生态农业好处多
一、教学目的:1、农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食
用的粮食、水果、蔬菜的肉类都是由农业生产
提供的。
2、为保证农产品不受污染,并使农业生产与生态
环境相协调,发展生态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生态农业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4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小丽在超市看到一些食品包装袋上有“绿色食品”的标志,但有这种标志的食品并不都是绿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绿色食品并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是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七课 无污染的生态工业
一、教学目的:1、“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发展
经济的同时,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家乡的生态
环境呢?
2、2005年,三亚启动了循环经济建设工作,走上
了一条无污染的生态工业快速发展道路。那么,快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生态工业吧!
二、教学重、难点:对现代生态工业生产的流程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
第八课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一、教学目的:1、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交通,经济社会的
发展也需要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