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复习

时间:2025-04-24

必修一 文言文考点[教材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考点知识巩固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烛之武退秦师》 (1)无能为也已 通: “矣”,句末语气词 “供”, 供给 通: 通: “悦”, 高兴 通:“智” , 明智

· (2)共其乏困 · (3)秦伯说 · (4)失其所与,不知 ·

《荆轲刺秦王》 (5)秦王必说见臣

· (6)往而不反者 ·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8)卒起不意 · (9)秦王方还柱走 ·《鸿门宴》 (10)皆为龙虎,成五采

通:“悦”,高兴

通:“返”,返回通:“震”,惧怕 通:“猝”,突然

通:“环” , 绕通:“彩” , 彩色 通: “拒” , 把守 通: “纳” , 接纳

· (11)距关,毋内诸侯 · ·

必修二[教材篇目]——《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考点知识巩固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兰亭集序》 (1)悟言一室之内 通 “晤” ,

· 《赤壁赋》

面对面 劝人饮酒 乘

(2)举酒属客 · (3)冯虚御风

· 《游褒禅山记》(4)长乐王回深父

通 “嘱” , 通 “凭” ,

·

通“甫” , 古代男子名字后加的美称

(12)张良出,要项伯

“背”, 违背 (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

·

通: “邀”,邀请

(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 , 早早地 “早”

·

· · (1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5)令将军与臣有郤 《烛之武退秦师》

通: “隙”,隔阂,嫌怨 “座” 通: , 座位

(1)且贰于楚也:有二心,从属二主

· 渡河 (2)朝济而夕设版焉: · (3)何厌之有:满足 · (4)唯君图之:仔细考虑 ·

《荆轲刺秦王》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对待

(6)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赠送(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并列 (8)唯大王命之:希望

·

·

·

· (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宽容、原谅 . . (10)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身子向上起 . (1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 .

《鸿门宴》 (1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13)卮酒安足辞:推辞(1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估计、揣测 (15)旦日飨士卒:用酒肉招待宾客

.

.

.

. (16)鲰生说我曰: 劝说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兰亭集序》

(1)列坐其次: 旁边 · (2)足以极视听之娱:乐趣(3)信可乐也: 实在

·

· · 《赤壁赋》

(4)向之所欣: 以前,过去

(5)凌万顷之茫然: 越过

·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驾

· (7)山川相缪:缭、盘绕 · (8)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

(9)苟非吾之所有: 如果 (10)纵一苇之所如: 任

· · (11)知不可乎骤得: 屡次 · 到底 (12)而卒莫消长也: · (1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曾”和“不”连用译为“连 都 ” 《游褒禅山记》

(14)褒禅山亦谓之华山:称、叫(15)其文漫灭: 模糊、磨灭 (16)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持、拿 (17)有碑仆道:倒

·

··

·

· (18)夫夷以近:平坦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烛之武退秦师》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 .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指秦穆公。 今义:妻子。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 .

. . .

今义:泛指主人。

《荆轲刺秦王》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 .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6)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 礼品。 今义:货币。

.

.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 袒露一只臂膀。

. .

今义:偏袒双方中的一方。《鸿门宴》 (8)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儿女亲家,女方父母为婚,男方父母为姻。 古义: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 .

.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兰亭集序》 (1)是日也

· 古义:

代词,这。

今义:判断词。

(2)有感于斯文古义: 代词,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常指“文化”“文人”。 《赤壁赋》 (3)七月既望

. .

古义:农历每月十五。 今义:希望,远望。

.

(4)冯虚御风古义:名词,太空。 今义:空虚,虚假。

·

(5)纵一苇之所如古义:动词,往。

·

今义:表列举,如同、适合。 (6)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 想的象征。 今义:容颜漂亮的女子。

. .

《游褒禅山记》(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表分数,十分之一。 古义:

. .

今义:数字。(8)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

古义:动词+介词,“至”意为“到达”;“于”, 介词,引出后面的处所。今义:动词, …… 此处隐藏:37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