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学设计(2)

时间:2025-07-08

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是唐代教坊大曲,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时,淋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以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下、凄楚欲绝的情味。当时的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与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是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类就反映了他当时的这种复杂的心情。

[互动设计3]朗读指导

CAI播放朗读视频(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句子的节奏)

诵读指导:首先注意词的低沉基调,还要保持乐句的完整性,因为课文中的标点是按意思的连贯点的,有些地方跟乐句并不一致。例如“寒蝉凄切”是一个乐句,“切”字起韵,应有稍长的停顿;以下“都门帐饮无绪”“今宵酒醒何处”皆独立乐句,亦应这样处理。有些乐句中有“豆”,如“留恋处”念去去”“杨柳岸”便纵有”等之后皆有“豆”,“豆”相当于八分或十六分休止符,读时应声断气不断。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互动设计3] 根据问题,自行研读:

1.哪些句子能体现这种伤感之情?

2.请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和景物描写。

3.体会词中关键字的妙处。

CAI:

[互动设计4] 问题探究

1.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这首词中有一“千古俊句”,你认为是哪一句?请说说理由。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2.霸桥折柳”是什么意思?

CAI:古代长安东跨水架有一桥,叫霸桥,汉代人们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因以“折柳”

《雨霖铃》教学设计(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