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学设计(2)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是唐代教坊大曲,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时,淋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以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下、凄楚欲绝的情味。当时的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与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是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类就反映了他当时的这种复杂的心情。
[互动设计3]朗读指导
CAI播放朗读视频(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句子的节奏)
诵读指导:首先注意词的低沉基调,还要保持乐句的完整性,因为课文中的标点是按意思的连贯点的,有些地方跟乐句并不一致。例如“寒蝉凄切”是一个乐句,“切”字起韵,应有稍长的停顿;以下“都门帐饮无绪”“今宵酒醒何处”皆独立乐句,亦应这样处理。有些乐句中有“豆”,如“留恋处”念去去”“杨柳岸”便纵有”等之后皆有“豆”,“豆”相当于八分或十六分休止符,读时应声断气不断。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互动设计3] 根据问题,自行研读:
1.哪些句子能体现这种伤感之情?
2.请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和景物描写。
3.体会词中关键字的妙处。
CAI:
[互动设计4] 问题探究
1.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这首词中有一“千古俊句”,你认为是哪一句?请说说理由。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2.霸桥折柳”是什么意思?
CAI:古代长安东跨水架有一桥,叫霸桥,汉代人们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因以“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