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08

《雨霖铃》教学设计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谭文淼

教学目标:

1.朗读、品评、分析、鉴赏。

2.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总结鉴赏诗词的一般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1]

★课前播放《城南旧事》主题歌《送别》

★导入:CAI播放《雨霖铃》歌曲,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进入情境。

李商隐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是的,在现实生活中,别离是一种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大家想一想,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学生回忆,教师提示)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郊的《游子吟》等等。透过诗行,我们可以想见朋友“禾黍听马嘶”中的呆望;母亲送别儿子时的泪眼愁眉;可以感受到“默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中包含的至理。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爱情词,一起走近词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情弦的脉动。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的文学。困此希望同学们今后多读一些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瑰宝,很耐咀嚼。那么,词究竟是怎样一种诗体呢?哪位同学能简单讲讲吗? CAI提示: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的诗歌,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也叫“诗余”。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相聚、离别,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主线。自古以来,人们就因相聚而欢欣,因离别而忧伤。不是吗?离别,心情应是很沉重的,那种感情已无法用伤心、难过来形容。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感伤于离别而创千古佳作,或以诗,或以词,或以文。无不情真真,意切切,催人泪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雨霖铃》就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写离别之情的词。

众所周知:宋词与唐诗一样,是我国文学的两座高峰,后人习惯于把宋词分为豪放和婉约这风格不同的两派。豪放派往往气势磅礡,飘逸洒脱;而婉约派则以清丽柔婉见长。这种划分是针对对当时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并不绝对。历史上许多词人就既有豪放的词作,亦不乏婉约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我们对他的“大江东去”相当熟悉,可其作品中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词句,这是我们在鉴赏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今天学习的这首词的作者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关于柳永,大家对他了解多少呢?

[互动设计2] 我所知道的柳永

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柳永”。

教师补充,CAI提示: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

《雨霖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