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表格

时间:2025-07-09

中医学中药部分重点

-1-

第一章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麻黄 辛、微苦,温。 发汗解表,宣肺平 1、用于风寒表实证 2.用于咳喘实证 3.用于风水水肿 肺膀胱 喘 利水消肿 桂枝 辛、甘,温 发汗解肌,温经通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 肺心膀胱 脉 冷痛,痛经,经闭等证 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 通阳化气 心动悸,脉结代。 荆芥 辛,微温 祛风解表,透疹止 1、用于外感表证 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 3、 肺肝 痒止血 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用于吐衄下血 防风 辛甘微温, 膀胱 祛风解表,胜湿止 1、用于外感表证 2、用于风寒湿痹证 3、用于破伤风 肝脾 痛止痉 羌活 辛苦温, 膀胱肾 发散风寒,胜湿止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2、用于风寒湿痹证 痛 细辛 辛温;有小毒, 祛风解表,散寒止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 2、用于头痛,痹痛, 肺肾心 痛 牙痛等痛证 3、用于寒饮咳喘 温肺化饮,通窍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薄荷 辛,凉; 发 散 风 热 , 清 利 咽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 肺肝 喉,透疹解毒,疏肝 者 2、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用于 解郁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 4、用于肝气郁滞,证 见胸闷、痛等 桑叶 甘苦,寒; 发 散 风 热 , 润 肺 止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 肺肝 咳,平肝明目 痛等 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 燥等 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菊花 辛,甘,苦, 发 散 风 热 , 清 肝 明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 2、用于目 微寒,肺肝 目,平抑肝阳,清热 疾 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4、用于疔疮中毒 解毒 柴胡 苦辛,微寒, 疏 散 退 热 , 疏 肝 解 1、 用于少阳证, 外感发热 2、 用于肝郁气滞, 胸胁疼痛, 肝胆 郁,升举阳气,清胆 月经不调 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 截疟 4、用于疟疾 葛根 甘辛凉,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 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 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3、 脾胃 生津止渴,升阳举陷 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 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 第二章 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大多辛散温燥,阴虚血亏者慎用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独活 辛、苦,温,肾膀胱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1、风寒湿痹痛 2、头风头痛,风寒表证及表 证夹湿 威 灵 辛、咸,温,膀胱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 1、用于风湿痹痛,拘挛麻木,瘫痪

2、用于 仙 水,治骨鲠 痰饮积聚 3、用于诸骨鲠喉 秦艽 苦、辛,微寒,胃肝 祛风湿,舒筋络,退虚 1、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手足不遂 2、 胆 热,清湿热 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3、用于湿热黄疸 五 加 辛、苦,温,肝肾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1、用于风湿痹痛 2、用于腰膝软弱,小儿行 皮 迟 3、用于水肿,脚气浮肿 第三章 祛湿药 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祛湿药

中医学中药部分重点

-2-

化湿燥湿药凡具化湿运脾功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称化湿燥湿 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藿香 辛微温,脾胃肺 化湿,解暑,止呕 1、用于湿滞中焦证 2、用于暑湿证及湿温证 初起 3、用于呕吐 苍术 辛苦温,脾胃 燥湿健脾,祛风湿,发 1、用于湿滞中焦证 2、用于风湿痹痛 3.外感 表 表证夹湿之证 利水渗湿药:凡具利水渗湿功效,以利水渗湿、通利小便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利水渗 湿药。 茯苓 甘淡平,心脾胃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1、水肿、小便不利 2、脾虚诸证 3、心悸, 失眠 猪苓 甘淡平,肾膀胱 利水渗湿 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 清热利湿药:凡具清热利湿功效,以清利湿热为主要作用,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清热利湿药。 茵陈 苦寒,脾胃肝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1、用于黄疸 2、用于湿温,湿疮,湿疹 胆 关木通 苦,寒, 清热利湿,清心除烦, 1、用于热淋,脚气肿胀 2、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 心小肠膀胱 通经下乳 赤 3、用于血瘀闭经、乳少 4、用于湿热痹痛 车前子 甘,寒,肾肝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 1、用于热淋,水肿、小便不利 2、用于暑湿泄泻 3、 肺 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用于目赤肿痛,目暗昏花 4、用于热痰咳嗽 金钱草 甘、 淡, 微寒,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 1、用于湿热黄疸 2、用于石淋、热淋 3、用于痈、 肝胆肾膀胱 解毒消肿 恶疮肿毒、毒蛇咬伤 4、用治烧伤,烫伤 泽泻 甘淡寒,肾膀 利水渗湿,泻热 1、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泄泻 2、湿热带下,淋 胱 浊 第四章 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 辛、甘,大寒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收 1、用于气分实热证 2、用于肺热咳喘 3、用于胃火 肺胃 敛生肌 牙痛 4、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知母 苦、甘,寒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 用于气分实热证 2、 用于肺热咳嗽, 阴虚燥咳 3、 肺胃肾 用于阴虚消渴 4、用于骨蒸潮热 栀子 苦,寒,心肝肺 泻火除烦 …… 此处隐藏:573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药学表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