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复习笔记
时间:2025-04-25
时间:2025-04-25
基础会计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 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
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具有以下特点:
⑴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⑵ 以凭证为依据
⑶ 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全面性、综合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2、 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具有的功能、两项职能、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⑴ 会计核算 ----- 反映职能、最基本的职能、贯穿经济活动的始
终
① 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
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题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
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② 四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③ 表现形式:记账、算账、报账
④ 七种方法: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e.成本核算
b.复式记账 f.财产清查
c.填制会计凭证 g.编制财务
会计报告
d.登机会计账簿
⑵ 会计监督 ----- 控制职能
基础会计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业务
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3、 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
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⑴ 会计主体 ---- 会计所核算的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界
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①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对等的概念。
② 会计主体不仅要与其他会计主体分开,而且还要独立于本
企业主体的所有者。
⑵ 持续经营 ---- 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
营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⑶ 会计分期 ---- 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
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⑷ 货币计量 ---- 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
的计量单位。
5、 会计基础 (费用和收入的确认、计量的会计基础)
⑴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该以权责
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
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基础会计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
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⑵ 目前在我国: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
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6、 会计要素
⑴ 概念: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是会计对象按经济
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⑵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① 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的、预期会给企业代理经济利益的资源。
②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
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③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
益。
⑶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①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②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③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基础会计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
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
后的金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
7、 会计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利润 = 收入 – 费用 ---- 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8、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⑴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⑵ 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⑶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⑷ 资本的增减
⑸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⑹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⑺ 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9、 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详见P23
10、 会计科目
⑴ 会计科目 ---- 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同进行分类核算的
项目。
⑵ 在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基础会计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① 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② 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③ 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④ 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⑶ 分类
① 按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总分类科目
和明细分类科目。
② 按归属地会计要素不同: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
共同类、成本类、损益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