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新课引入
引导学生看两张来自生活的图片(多媒体投影):
警察叫司机系安全带,为什么?
②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他凭什么有这种胆识去飞越气势磅礴的黄河呢?
演示一个惯性现象的小实验:用棒敲打叠放的象棋子
2.历史回顾、新课教学
首先让同学看一个实验:用手推车,车前进,停止用力,车停止。
设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此类的现象?(由学生思考后回答)
1. 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介绍亚里士多德:(PPT显示)
(贡献: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第一个想到了力与运动之间存在关系。)
你认为这个观点有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水平面上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摩擦的作用,如果没有摩擦,水平面上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一速度运动下去。
2. 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介绍伽利略:(PPT显示:)
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
演示将小球从一个斜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斜面,引导学生观察:
追问1:小球上升的高度怎样?追问2:滚下时速度如何变?滚上时速度如何变?
思考:如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将如何变?但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怎样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推断: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上升的高度将如何?(升高到与下落点同高)小球在水平面上将如何运动?(速度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质疑: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课件演示伽利略理想实验;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研究所得的结论是什么?[结论:摩擦是影响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摩擦物体将在水平面上永远运动;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笛卡儿: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即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通过对前人经验及结论的总结,得到了什么定律?[提出了力学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非常谦虚,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掩盖不了他的贡献。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可见牛顿第一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 ;
(3)时候:强调了"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瞬时对应的关系。物体在什么时候不受外力,这个物体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瞬时的运动状态不变。
(4)总:是指“一直”的意思
(5)保持:是指“不变”
(6)或: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不能用实验来证明。
2.意义:
(1) 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即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它的特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 真正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惯性与质量:
(一)惯性
1. 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做惯性。
讨论与交流:如何理解惯性大小的意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大小)
2.惯性大小的意义:惯性大,则物体的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惯性小,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3.决定惯性大小的因素: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和其他因素无关(如:运动与否、速度大小、所受外力等)。(唤醒初中知识)质量越大,惯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