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课 功、功率、能量课件
时间:2025-04-25
时间:2025-04-25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物理
随堂讲义 第一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二 功、能量与动量第1课 功、功率、能量
栏 目 链 接
考 简
J
点 析
应用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一体 多段”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考点.从高考来 看,本知识以对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平抛运动栏 目 链 接
和圆周运动等物理现象为情景,以多过程、多状态形式命制综合题.
栏 目 链 接
知 构
Z
识 建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K 考 点精 辟解 析
考点一 掌握动能定理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 变化量. 2.对象:单一物体. 3.适应:物体无论做直线还是曲线运动,受的是恒力还是变力, 动能定理都适用. 4.处理:当多个过程,物体所受的力不同时,各个外力做功的 1 2 代数和等于物体全过程动能的变化量,即:W1+W2+ +Wn= mvt 2 1 2 - mv0. 2栏 目 链 接
K 考 点精 辟解 析
考点二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的 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和动能发生 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 3.适用范围:只要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无论物体(或系统)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匀变 速还是非匀变速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都适用.栏 目 链 接
K 考 点精 辟解 析
4.处理方法: (1)守恒的观点:Ek1+Ep1=Ek2+Ep2.利用该式
列方程时要选定零势能参考面,一般选地面或物体运动过程中经过的最低点. (2)转化的观点:ΔEk=-ΔEp.利用该式列方程 时一般不必选零势面,但要明确物体势能减少(或增 加)多少,动能增加(或减少)多少.
栏 目 链 接
K 考 点精 辟解 析
考点三 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的 关系1.区别:机械能守恒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初、 末状态的机械能之间的关系,其守恒是有条件的, 而动能定理揭示的是物体动能的变化跟引起这种变 化的外力做的总功之间的关系,既要关心初、末状栏 目 链 接
态的动能,也必须认真分析对应这两个状态间外力做功的情况. 2.统一性:能使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决的 问题,动能定理一定能解决,但要注意两个规律中 功和能的不同含义和表达形式.
栏 目 链 接
K 考 题专 项训 练
题型一 功与功率(B层次)例1 如图所示,分别用恒力F1、F2先后使质量 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粗糙的固定斜面从底端 运动至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第一次力F1沿斜
面向上,第二次力F2沿水平方向向左.则两个过程() A.摩擦力做的功相同 B.全过程重力的功率相同 C.F1做的功与F2
做的功相同 D.到达顶端F1的功率比F2的功率大
栏 目 链 接
K 考 题专 项训 练
mgh 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重力做功为 mgh, 由 PG= ,两次重力的功 t 率相同, 选项 B 正确; 两次的摩擦力分别为 f1=μmgcos θ和 f2=μ(mgcos栏 目 链 接
解 析
设斜面的倾角为 θ,斜面长度为 L,物体由静止从底端运动至
θ+F2sin θ), 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 Wf1=μmgLcos θ和 Wf2=μmgLcos θ+μF2Lsin θ,第二次克服摩擦力做功多,选项 A 错误;两次运动的加速 度 相 同 , 外 力 分 别 为 F1 = mgsin θ + μmgcos θ + ma 和 F2 = mgsin θ+μmgcos θ+ma ,由 W=Fs,第二次外力做功多,由 P=Fv, cos θ-μsin θ 第二次的瞬时功率大,选项 C、D 错误. 答
B
案
K 考 题专 项训 练 方法点拨:本题考查了用恒力做功公式求 解重力、摩擦力和外力做功,用功率公式分别求 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栏 目 链 接
K 考 题专 项训 练
变式训 练 1.(双选)如图所示,位于一水平面内的、两根 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
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导轨的一端与一电阻相连;具有一定质量的金属杆ab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 直.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拉杆ab,使它由静止 开始向右运动.杆和导轨的电阻、感应电流产生的 磁场均可不计.用E表示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I表 示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在I随时间增大的过程中,电 阻消耗的功率等于( ) BD栏 目 链 接
K 考 题专 项训 练
A.F的功率 B.安培力的功率的绝对值
C.F与安培力的合力的功率
栏 目 链 接
D.IE
上一篇:浅谈医院内部审计人员职业操守
下一篇:BOSCH高压共轨系统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