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疑难与案例评析
时间:2025-05-13
时间:2025-05-13
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疑难与案例评析
心得体会
一、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转变观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即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应是高高在上拥有知识的权威,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扮演好这个角色,首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感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探究性学习;再次,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2、要改变教学方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杜绝“满堂灌”、“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以至全身互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寓教于乐,自觉不自觉地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3、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每篇文章有许多激发学生兴趣的亮点,教师应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积极挖掘并合理运用教材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利因素,精心设计教法,并创造性地施教,才能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要面向全体,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缺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既要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尊重、正视他们和其他学生差异的存在,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潜能,发现和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逐步摆脱学习的困境。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将使人终身受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少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习惯:
⑴ 自学的习惯;
⑵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⑶ 经常诵读、背诵的习惯;
⑷ 善于积累运用的习惯;
⑸ 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⑹ 质疑问难的习惯等等。
6、要注重培养“领头雁”,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小老师”,让他们在搞好自身学习的同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并相互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实施疑难
本人在新课程教学中,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各位同仁研究解决: 1、关于课堂教学失控的问题: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只注重“形”而忽视“神”,为了追求表面的
热闹,学生的探索过程有可能“走过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很透彻。这需要我们把握好讲解的“度”和探究的“度”。
2、关于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在新课程教学实验中,大部分教师普遍的呼声是“新课程不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新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似乎是“锦上添花”,而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有些“雪上加霜”,从而使两极分化更为严重。这需要我们在正视这一问题的同时,注意消除学生的两极分化。
三、案例评析
《乡下人家》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师:乡下人家在哪里吃饭呢?
生:门前场地上。
师:在那儿吃饭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心情特别快乐。
生:心情特别愉快。
生:心情特别惬意。
师:对,心情好,胃口就好,吃饭就香!
(引导学生带着愉悦、快乐的心情读)
师:如果把“天高地阔”换个词,你能换成哪些词?
生:狼吞虎咽。细嚼慢咽。津津有味。
师:大家思考思考,换成这些词行吗?
生:不行,“狼吞虎咽”和“细嚼慢咽”只强调了吃的动作和表情,表现不出快乐的内心。
生:“细嚼慢咽”显得太斯文了,不是乡下人吃饭的样子。
生:“津津有味”只强调吃得有味,吃得香,也表现不出乡下人家吃饭时的愉快。
师:再仔细读读这段文字,看看还能不能发现这个词不能换的新理由。 生:“天高地阔”除了表现出了吃饭时的悠闲与快乐外,还表现出乡下人家吃饭的地方很大,向上能看到云彩、归巢的鸟儿;向西看,能看到火红的晚霞。这是其它词表现不出来的。
师:说得好。
生:还有,“天高地阔”含有边吃边高谈阔论的意思。
师: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谈论地里的庄稼。
生:谈论家里养的母鸡快生蛋了。
生:谈论今年的收成。
生:谈论收获之后的打算。
师:他们越谈论心情会越怎样?
生:高兴。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那份愉悦与快乐,感受那份独特与迷人。
〔评析〕 这段教学中,教者立足“天高地阔”一词的运用,引导学生借助文本语境进行换词比较,在比较中领悟文本遣词 …… 此处隐藏:37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