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实验报告(2)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包含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步骤,实验数据等。
1. 转动粗动轮(即手轮),使水平导轨的位置在35mm附近。
2. 取下观察屏,沿垂直于观察屏的方向看过去将有两行平行的亮点,每行各有四个亮点,亮度各不相同。分别调整两个平面镜后面的三个螺钉,使两行亮点完全重合,注意亮度要一一对应重合。这时,放回观察屏,在屏上会有很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出现。
3. 如果条纹太密,可以转动粗动轮使干涉条纹变疏(如果发现条纹变密,则反方向转动)。
4. 往读数增大的方向转动微动轮,直到干涉条纹(圆环)开始从中心冒出来。然后,调整粗动轮和微动鼓轮的刻度。先往读数增大的方向转动微动鼓轮,使微动鼓轮的读数为零;再往读数增大的方向转动粗动轮,使粗动轮的读数为整数。注意,调整过程只能始终往一个方向转动微动鼓轮和粗动轮。
5. 将水平轨道(只读出整数部分)、粗动轮(只读出整数部分)和微动鼓轮(读出整数部分并估读一位)的读数加起来作为起点位置d0,然后往增大的方向转动
微动鼓轮,每变化50个圆环,记录水平轨道(只读出整数部分)、粗动轮(只读出整数部分)和微动鼓轮(读出整数部分并估读一位)的读数并加起来,作为第50环的位置。如此重复,一直到第400个圆环。
6. 计算每冒出N=200个条纹时所对应的 d平均值。根据干涉理论,可以知道波
2 d长 与N、 d的关系为 ,据此求出波长的平均值与标准偏差。 N
7. 由标准波长值 0 632.8nm计算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与绝对误差。
五、实验数据记录:
上一篇: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说明书格式规范
下一篇: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