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会计职业道德评价(2)
时间:2025-07-06
时间:2025-07-06
第十二章
C.正义与非正义
D.规范与不规范
【答案】B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
1.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衡量其行为道德性的根本标准。
2.是否有利于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基本的评价标准,也是会计职业行为是与非的基本界限。
3.是否有利于保证各项会计业务工作的正常秩序和单位的发展——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
4.是否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会计职业道德善恶标准的性质
1.善恶标准的客观性——不是哪个人主观臆造的。
2.善恶标准的相对性——不断发展变化的。
3.善恶标准的绝对性——从本质上看,善恶有其相对不变的客观标准。
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
(一)对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依据的认识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是指评价对象(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提供给评价主体与标准对照的根据。
【2009年·单选题】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会计人员的( )。
A.职业素养 B.职业技术
C.职业道德 D.职业行为
【答案】D
【2007年·判断题】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会计人员。( )
【答案】错
要对会计人员及其工作进行评价,就要涉及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实施行为的主观原因)和行为的效果(产生的客观后果和结果)。
(二)坚持把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作为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通常情况下,动机在道德评价中应占首要地位
在道德评价中,应该特别强调实践的检验作用。
总之,我们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基本的原则是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在此前提下,略微偏重于行为的动机,在检验动机时主要依据行为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动机,这样才能真正公平地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考核评比等方法来进行。
一、社会舆论的评价方法
1.我国发生的几起重大财务舞弊案,都是由舆论传媒首先披露出来,然后司法介入而最终解决问题的,如“琼民源”、“银广夏”等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案。
2.社会舆论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范围的广泛性,凡是存在人群的地方,任何人都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制约。二是外在强制性,也就是任何人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
上一篇:ISA 2006带宽和限制流量
下一篇:第4课_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