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材(5)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5
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相关史事
彼得一世死后的30多年间,俄国政局动荡不安,贵族争权夺利,沙皇更迭频繁。1762年,叶卡捷琳娜通过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称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她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农业,进一步增强了俄国实力。她为了取得贵族的支持,极力维护他们的种种特权,将大量国有土地连同农奴赐给贵族。
废除农奴制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
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
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
俄国经济发展。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诫贵族:“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关史事
当时,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近40%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影响了国内市场的经营和扩大。1853年-1856年,俄国同土耳其以及英法在克里米亚半岛发生战争,俄国战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度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哪些与彼得一世改革有关?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向西方学习( ) 加强中央集权( ) 创建新式常备军 ( )
废除农奴制( ) 推行文化教育( ) 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 )
2.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你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这句话?
●知识拓展——十二月党人,19 世纪 20 年代俄国一批从事革命活动的贵族人士。因 1825 年 12 月发动俄国第一次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武装起义而遭流放,故名。他们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不满,宣传民主思想。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法令
上一篇: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认识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