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3)

时间:2025-07-11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1

以期理解词语的临时义。

(4)注重整体理解。词语的含义总是跟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一致的,特别是词语的引申义、隐含义,要根据文章的整体思想推断词语的含义。如:

我记得清自己是在哪天走向成熟的。因为打从那天起我就开始畏惧美丽。

我会站在一朵美艳绝伦的鲜花面前呆呆地看上一个时辰,心中涌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热辣辣的感觉。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他看那“艳不可近,纯不可渎”的粉羊蹄甲花时,总是要看到绝望才肯离去。老先生笔下这惊心动魄的“绝望”二字,真让我共鸣到几乎要掉泪了。美丽的花朵,对善良的心灵有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威慑力。它召唤它的清香,一步一回头。高尚的手永远是临花轻颤。摘走鲜花的人在倾覆美丽的同时也倾废了自己。

……畏惧源于喜爱,却又超越了喜爱。喜爱里往往包含了一种不知深浅的亲昵与轻狎,而畏惧才是真正的怜惜与恭敬。

畏惧美丽,是我最美丽的人生体验。

1. 谁都喜爱美丽,追求美丽,作者却偏说“畏惧美丽”,请你简要说出“畏惧美丽”中“畏惧”一词的深层含义。

作者在材料中说自己“畏惧美丽”是从走向成熟开始的。要理解材料中的“畏惧”的含义,先分析“畏惧”本身的意思,畏惧是指害怕。作者为了证明自己是“畏惧美丽”的,举了面对鲜花的感受,并引用余光中的诗证明,在这一段的结束用极富哲理的话揭示对花的态度是爱而不是毁坏。第二段总结出面对美丽的态度是畏惧,体现在怜惜和恭敬上。分析了材料的意义后,再从整体理解上把握“畏惧”的内容,作者不是真正的畏惧美丽,“呆呆地看上一个时辰”、引用余光中的诗、“是我最美丽的人生体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可见,“畏惧美丽”是体验美丽、敬爱美丽、思考美丽,“畏惧”是因为喜欢而生敬爱之情。

三、词语的表达作用的理解

词语的表达作用是文章的表达技巧,但往往与词语的含义一起设题,可以看作是对词语含义理解的最高要求,考查对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及在文中的修饰作用等。

(1)形象性。在描写、叙事中,一些词语起着具体、生动、形象的作用。

(2)感情性。词语表达一种思想倾向或感情色彩等。

(3)精确性。词语表达概念上的精确恰切,起修饰限制的词语对中心词的严密表达等。

(4)结构性。词语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起到照应、过渡、点题、升华等。

如(2005年山东高考试验试题·散文)

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他看着围着茅屋飞进飞出的燕子,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伤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有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

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放到笼子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

文段说“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中“伎俩”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为什么用“伎俩”这个词,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这是一题解说词语含义和语句作用的题目。材料的第一段写燕子是两千多年前庄周时代的燕子,因为燕子特别,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因为燕子有处事的大智慧;第二段写燕子的“伎俩”。要分析“伎俩”的含义与作用,先分析“伎俩”出现的位置,短语“重复着庄周时代”说明此时的燕子也和过去庄周时代一样。一样的是什么?分析上段话可以看出是“生存的智慧”。为什么作者使用“伎俩”一词?可以分析材料体现的感情。第二段写了人类对燕子的不伤害,又用“珍禽异兽”的命运对比燕子在人类眼中的地位,可以看到,作者对燕子是喜爱的,那么用“伎俩”一词是贬义褒用,表现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四、词语的比喻义

解释使用比喻的词语蕴涵的意义,可以从理解比喻的本体入手,分析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从对本体的理解中,把握喻体的特点,从而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如1999年社会科学类文章《创造宣言(节录)》的第2题。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

现代文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