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博士试题及答案(4)

时间:2025-04-20

2、《“禁烧”,从调整种植品种抓起》片段

----摘自2015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围绕秸秆禁烧,不少地方自上而下层层施压,环保、农业部门严防死守,

但焚烧现象仍然屡禁不绝。

今年开始,北京市对秸秆综合利用难度大的山区半山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调减玉

米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花卉、蔬菜等,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这

项工作推进的情况如何?会不会影响粮食安全?记者进行了调查。

“老玉米”改行,秸秆没了43岁的赵洪海过去一直与玉米打交道,而今转岗种甘薯,

这并非他自己心血来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联手治理空气污染的国家大战役去年已经打

响,堵住秸秆焚烧这一重要污染源势在必行。眼下,各相关省市纷纷出台措施,北京更

是率先提出山区半山区不可机械作业的13.5万亩农田,在2—3年内告别小麦、玉米等

有秸秆作物,因地制宜改种经济作物、花卉、蔬菜等。

秸秆还田难,农民有苦衷 京郊的山区、半山区,主要种植作物是玉米。受地形所

限,大型农机上不去,秋收后,留在地里的大量秸秆,以往经常被农民一烧了之。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每年因秸秆焚烧向大气中排放的颗粒物有数

十万吨,区域内PM2.5日均浓度平均增加60.6微克/立方米,秸秆焚烧对大气污染的影

响非常大。“都知道焚烧秸秆污染空气,我们也不想烧,但不烧又没有别的办法。”赵

洪海很无奈。

按照目前的种植情况,一亩地种植玉米4000棵,可产生干秸秆2000斤左右。现在

村民逐渐富裕了,几乎家家用上了液化气或沼气,根本不需要秸秆做生活燃料,秸秆对

农民没什么意义。“现在种地的都上了岁数,根本没劳力收秸秆!长途运输成本高,养

殖企业也不愿意来收!”

为啥不粉碎还田?宋宝君摇了摇头,“抛开机械上不上得去和成本问题,单说我们

山区的土壤耕作层太浅,不适宜秸秆粉碎还田这种利用方式!”

针对农民的苦衷,孙书海告诉记者,对于焚烧秸秆的弊端,群众也知道污染环境,

并存在大量安全隐患。目前各地出台的“禁烧”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监管作用,但非

治本之策,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秸秆产生量少的产业,真正从源头上减少秸秆

产生量。

作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县,密云需要退出玉米种植面积4.66万亩,约占全市总任

务的1/3。目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2015年已退出玉米2万亩,明年有望全部完成。

农民得实惠,“禁烧”才长远 据遥感卫星监测显示,今年“三夏”期间北京火点

为“零”,调整种植结构效益初步显现。从源头减少秸秆产生会不会影响粮食安全?

北京市农业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副调研员梁井林表示,北京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两条:

一是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二是让农民从“禁烧”中得实惠。

目前,北京市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秸秆总量,主要是针对13.5万亩山区半山区,

而对于平原地区粮食作物产生秸秆,北京强调加大资源化利用。数据显示,2014年,北

京市种植玉米132.9万亩、小麦35.4万亩,可收集利用秸秆108万吨。其中,小麦秸秆

已基本实现综合利用,玉米秸秆80%实现综合利用。因此,禁烧的政策主要针对玉米秸秆。

梁井林认为,长期以来,各地秸秆禁烧主要依靠管和罚,而政府工作也习惯依靠

“管”的“硬办法”,造成服务理念缺失。要变管理农民为服务农民,给禁烧找出路。

要在“禁烧”中积极引导农民从事高效农业,并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将分散

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高效农业对传统农业的“置换”。只有禁烧区农民收益增加了,

生活富裕了,秸秆焚烧的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现在请你根据以上2个方面材料,并以“贯彻综合的观点,推进生态文明,建立和

谐社会“为重点(建议性命题。结合自己周边的实际情况,在地理学科内任选主题以论

文、调查报告、作文、书画、摄影等一种形式完成作品均可)。要求:观点鲜明,立意

准确,言之有理,切实可行。如论文字数建议在1000以上。

地理小博士试题及答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