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掘进作业规程编制
时间:2025-05-07
时间:2025-05-07
第二部分 规程编制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概 述
第一条 巷道名称、位置与煤(岩)层、相邻巷道的关系,巷道的用途,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服务年限、开(竣)工时间等。
第二条 施工中的特殊技术要求、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第三条 按比例绘制巷道布置平面图。
第二节 编 写 依 据
第四条 经过审批的设计及其批准时间等。
第五条 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提交批准时间和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井地质规程)规定。
第六条 说明有关矿压观测资料。
第七条 其他技术规定。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第八条 巷道相应的地质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
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
第九条 巷道与相邻煤( 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
第十条 分析老空区的水、火、瓦斯等对工程的影响。
第二节 煤 (岩)层赋存特征
第十一条 叙述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
数(f),预计巷道揭露的各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特征分析。
第十二条 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倾向、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煤尘爆炸指数、地温等。
第十三条 其他煤(岩)层技术特征分析。
第十四条 按比例绘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第十五条 常用的围岩分类参考表见附件1。锚喷围岩分级见附件2。
第三节 地 质 构 造
第十六条 描述巷道煤(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
角),断层,褶曲,裂隙,火成岩侵入的岩墻、岩床,陷落柱,导水性及其控制程度等参数。
第十七条 受冲击地压威胁的煤(岩)层或应力集中区掘进,对施工的影响,应有技术分析。
第十八条 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岩巷时,必须使用经定期验证的地质资料。
第十九条 按比例绘制地质平面图、剖面图。按比例绘制瓦斯地质图。 第二十条 普氏岩石分类,见附表3。
第四节 水 文 地 质
第二十一条 分析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
厚度、涌水形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
第二十二条 分析巷道区域的图纸资料,分析相邻老巷、老空积水、钻孔终孔位置、封孔质量、构造导水等对施工安全影响程度。
第二十三条 分析第四纪砂砾层水、承压水等的水量、水压及其与工程的距离和关系,进行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
第二十四条 积水区域附近掘进巷道,应在掘进工程平面图上标出其“三线”(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
第二十五条 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参考公式,见附件4;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计算参考公式,见附件5。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 道 布 置
第二十六条 描述巷道布置:层位、水平标高、断面、工
程量、坡度、中腰线、开口的位置、方位角等。
第二十七条 巷道净断面的设计,必须按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计算。
第二十八条 突出矿井巷道布置原则:充分利用保护层,避开地质破碎带,避开应力集中区,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等。
第二十九条 巷道开口施工;开口方法和步骤,开口前的准备工作,开口附近的支护加固,一次成巷、支护方式等。
第三十条 巷道施工顺序:巷道为分段定向施工时,逐段说明巷道中线方向、坡度、各段长度、与煤层的相对位置等。
第三十一条 特殊地点的施工:如车场、硐室、溜煤眼、交叉点、绞车房等,该巷道与其顶部或底部老巷道的岩层厚度,要将其空间位置、坡度和特殊要求描述清楚。特殊工程应按设计要求绘制大样图,标出开口的位置、转变点、起坡点、平、竖曲线等计算数据。
第三十二条 按比例绘制巷道剖面图,按比例绘制开口大样图。
第三十三条 巷道断面形状及其适用条件参考表,见附件6。
第二节 矿 压 观 测
第三十四条 观测对象:矿压显现明显、跨度大的巷道,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岩层中的巷道,破碎带的巷道,“三软”(顶板软、煤层软、底板软)及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的巷道,不支护巷道,各类支护巷道等。
第三十五条 观测内容:顶底板活动规律分析;不支护巷道表面位移量观测,支护巷道顶板离层量、底板及两帮变形相对移近量监测,支护质量动状监测,锚杆锚索锚固力检测等。
第三十六条 观测方法:主要包括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的选型、安设位置,矿压观测方式、观测时段等。根据掘进巷道顶板压力显现状况,安设顶板离层仪、锚杆压力指示仪等,对锚杆受力及围岩位移进行适时观测。
第三十七条 数据处理:监测数据与支护设计不符时,应重新计算,改进设计。
第三节 支 护 设 计
第三十八条 根据巷道围岩性质,矿压观测资料,施工现场
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支护设计,确定巷道形式,选择支护参数等。
第三十九条 巷道支护设计,可采用以下办法。
(一) 解析法:根据巷道围岩的物理学性质、坚固程度、地压
作用方向及大小, …… 此处隐藏:808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空间向量立体几何知识点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