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传统民居研究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传统民居的魅力与特色——济南传统民居研究制作者:姚庆丰 杨晓
前言 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泉 城”之称。 1840年以前,济南是一座典型的内陆型封 建城市,其民居建筑始终保持着中国北方 传统建筑的鲜明特点。 如今尚只有芙蓉街和曲水亭街附近保存有 较完整的济南传统名居。其中济南旧城的 民居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
济南四合院济南旧城的民居为典型的北方 四合院,过去,这些四合院多 分布与旧城街巷的两边,大多 为二进院落,分前院和后院, 大门位于前院的东南或西北角, 称之为门楼。济南门楼都高大 而精美,门楼的门枕石、犀头、 跑马板上大都雕刻有精美的图 案。其他形制大都与北京四合 院相仿,但载门楼、瓦脊等局 部的装饰与水巷相结合的院落 分布,灰墙、黛瓦的淡雅色彩 上,使济南的四合院不同于北 方民居厚重、严谨的特征,而 体现出了一种江南民居建筑的
传统民居模式比较(北京-济南)
从传统民居模式上来看,民居受 到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和一 些文化因素的影响更大,同时也受 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各地传 统民居的特点往往更与百姓的生活 息息相关,同时越往南方,民居就 更加自由一些。这一点和城市型制 的地域性分布完全类似。
标准北京四合院类型
(1)院落空间型制特点 北京四合院是房房相离合院式居住的典 型代表,如同其城市本身一样,受到封建 等级制度的严重影响,是我国最为规范的 类型之一。四合院的型制比较严格地遵循 宗法礼教。
济南居住模式的形态构成受到过北 京四合院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其他自 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存在许多不同 的特点,其中主要有3大特色。
1. 济南更靠近南方,太阳高度角 较大,院落空间相对较小。 2. 济南是府城,商业经济相对发 达,宗法礼教的制约相对减弱, 院落空间相对自由一些,无严格 的里坊制度。 3.济南泉水众多,院落布局相对 灵活,因地制宜,颇有一些水乡 特色。
(2)传统建筑的材料使用 由于受到封建王权的严格控制,北京 传统民居在颜色和材料的使用上,只能限 于青砖和灰瓦,油漆的颜色通常也十分朴 素。与紫禁城和皇家园林的灿烂辉煌相比 这体现了封建王权的绝对权威。济南传统民居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也有几乎全用砖石结构的建筑。建筑色彩上则以青砖 白石为主,入户大门漆以黑色,风格古朴素雅。石材的大量使用是济南民居的一大特点。
济南传统民居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也 有几乎全用砖石结构的建筑。建筑色彩上 则以青砖白石为主,入户大门
漆以黑色, 风格古朴素雅。石材的大量使用是济南民 居的一大特点。
(3)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 北京传统民居以较为规范的四合院为 主, 西洋式与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比例较少,并 集中出现。且许多西洋式公共建筑较多, 民居较少。 从建筑风格上来讲,济南近现代时期受 过商埠区西洋式建筑的较多影响,所以旧 城中以及地段内也就出现了济南传统民居、 西洋式建筑,以及中西合壁式建筑三者并 存且协调共处的情况。
济南典型民居立面
济南传统民居与泉水环境 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泉城” 之称。众多甘冽清甜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 汇成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 更是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风光。 目前,古城区内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 珍珠泉四大自然泉群以及由泉水汇集而成的大 明湖与护城河。 泉水作为济南的文化载体和城市景观元素, 位置上或独立或联通,形成了点、线、面形态 俱全的泉、泉池、河道、溪流、湖泊等水环境 系统,并与院落、街巷等相结合,诱发了丰富 多变的城市空间。
1 济南传统民居与泉水概况济南传统民居主要集中在济 南市的老城区,其中较为典型 的是沿济南老城区水系环境布 置的传统民居建筑。这部分传 统民居建筑巧妙地融合利用了 老城区泉水脉络 泉水、河流、湖泊等济南特有 的自然水系条件,采取引水入 院或近水搭楼的方法,营造了 “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建 筑格局。建筑形式朴实无华, 建筑风格“潇洒似江南”,他 们保持着我国北方传统民居的 基本形态,深刻地反映了济南 地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 特色。
老城区泉水脉络
2 泉水对街巷环境的影响
曲水亭街
街道在古代城市中是承载公共活动内 容的主要形式。济南古城内街道有其独 特之处,因为区域内的众多泉水,故而 街巷也是蜿蜒曲折,丰富多变,而街巷 中泉水节点的放大,也形成了社区活动 的聚焦点。 处于旧城中心的芙蓉街——曲水亭街 地区更是泉水密布,许多建筑依泉而建 泉水穿流于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这一 带街道空间网络为“鱼刺状”布局,街 道走势不同于传统北方地区典型的方格 网布局,而是随泉水流势呈现自由的形 态。街道顺应河道的方向,住宅位于两 侧,建筑多为外向式布局,住户自家的 户外空间与公共街道空间自然分割开来 街巷尺度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