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5《桃花源记》课件 (新版)语文版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陶渊明
陶 渊 明
桃 花 源 记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 潜,字元亮。少时颇有 壮志,博学能文,任性 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 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 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 小官,因“不为五斗米 折腰”,弃官回乡从此 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 活。后人称其为“靖节 先生”。
题解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因为 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 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 名篇佳作。写于兵连祸结的晋、宋期间(公元421 年),其时作者57岁,已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 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文中描侩了一个没有压迫、 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 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同时对于 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否定。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 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回 环,引人入胜。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时代背景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剥削压 迫十分残酷,加上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作 者本人因憎恶趋膻逐臭的官场,毅然选择了躬耕田亩的生活 道路。在长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渐体验了普通农民的欢欣 和痛苦, 了解了他们的愿望,形成了独特的生活理想。 “桃花源”便是他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农村生活感受而虚 构的一个理想社会。 诗人这一理想的产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汉末以来, 国内战乱不止,人民往往自动结集起来归附于某一有威望的 大姓,筑坞壁以自保。诗人在<<拟古>>诗中所称颂的田子 泰,就是汉末魏初的一个著名坞主。当前西北人民为逃避苻 秦的暴虐统治,也有此种形式的组织。
词句翻译乃大惊具答之
竟然详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朝代竟然
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 无论魏晋咸来问讯 都,全 遂率妻子 妻子,儿女 邑人 绝境 同乡的人 与世隔绝的地方 为具言所闻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更不必说详细 请 告诉
不足为外人道 不值得 对,向
词句翻译▲翻译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 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 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 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 划船,忘了路程的 远近。忽然遇 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 两岸,
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 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 纷。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再往 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