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与符号权力理论

时间:2025-05-16

第十二章 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与符号权力 理论 皮埃尔·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法国著名社会学家, 1981年进入著名的法兰西学院执掌社会 学教席;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院颁发的 赫胥黎奖章。 代表性的著作:《实践理论大纲》、 《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语 言与符号权力》、《实践与反思:反思 社会学导引》,等等。

一、方法论倾向 1、关系主义方法论 2、反思的社会学 二、实践理论 1、实践的逻辑 2、惯习、场域与资本 三、语言与符号权力 1、对纯粹语言学与语言技能概念的批判 2、符号权力

一、方法论倾向 1、关系主义方法论 (1)目的:超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间的对立。 (2)立论:“存在的就是关系的” 。 (3)意义:从对“社会事实”的过分关注,转移 到对关系及其维持和再生产的关注,超越二元对 立。 2、反思的社会学 (1)要进行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就必须反思性地 考察科学的对象以及从事科学的研究者自身。 (2)反思途径:“对象化的对象化”,即将社会 科学构建研究对象的过程本身作为对象来研究。

二、实践理论 1、实践的逻辑 (1)实践理论的提出 实践理论不仅关注由客观主义的知识构建 的客观关系系统,而且还要考虑这些客观 结构和主观性情倾向之间的辩证关系。 因此,实践理论是以反对社会理论界的客 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为主旨的。

(2)实践的特性 A.实践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实践是在一定 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完成的 ; B.实践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C.实践具有紧迫性,行动者需在有限的时 间内迅速“做出决定”,采取行动; D.实践具有模糊性,实践是前认识性的、 并非是全然有意识的; E.实践具有策略性,行动者都有着目标和兴 趣。

2、惯习、场域与资本 布迪厄对于实践的讨论主要围绕场域和惯 习的关系展开的。惯习×资本+场域=实践。 (1)惯习 A.含义 惯习是由积累和沉积在行动者身上的一系 列历史经验所构成的,是那些外在于行动 者的客观的共同社会规则、价值在行动者 身上的内化形式(外在性的内在化),形 成为指导自己认识世界运作、评判事物以 及怎样行动的解释模式。

B.特征 第一,惯习是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 (性情倾向)。 第二,惯习是一种生成性结构,它塑造、 组织实践。 第三,惯习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那些 在社会世界中占据相同位置的人们会具有 相似的惯习。 第四,惯习具有历史性、开放性和能动性。

(2)场

第十二章 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与符号权力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