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增强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图像增强
图像增强的定义
图像增强是指按特定的需要突出一幅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同时削弱或去除某些不需要的信息的处理方法,也是提高图像质量的过程[9]。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使图像的某些特性方面更加鲜明、突出,使处理后的图像更适合人眼视觉特性或机器分析,以便于实现对图像的更高级的处理和分析。图像增强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图像增强希望既去除噪声又增强边缘。但是,增强边缘的同时会同时增强噪声,而滤去噪声又会使边缘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因此,在图像增强的时候,往往是将这两部分进行折中,找到一个好的代价函数达到需要的增强目的[10]。传统的图像增强算法在确定转换函数时常是基于整个图像的统计量,如:ST转换,直方图均衡,中值滤波,微分锐化,高通滤波等等。这样对应于某些局部区域的细节在计算整幅图的变换时其影响因为其值较小而常常被忽略掉,从而局部区域的增强效果常常不够理想,噪声滤波和边缘增强这两者的矛盾较难得到解决。
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
图像增强可分成两大类:空间域法和频率域法。基于空间域的算法处理时直接对图像灰度级做运算;基于频率域的算法是在图像的某种变换域内对图像的变换系数值进行某种修正,是一种间接增强的算法。
基于空间域的算法分为点运算算法和邻域去噪算法。点运算算法即灰度级校正、灰度变换和直方图修正等,目的或使图像成像均匀,或扩大图像动态范围,扩展对比度。邻域增强算法分为图像平滑和锐化两种。平滑一般用于消除图像噪声,但是也容易引起边缘的模糊。常用算法有均值滤波、中值滤波。锐化的目的在于突出物体的边缘轮廓,便于目标识别。常用算法有梯度法、算子、高通滤波、掩模匹配法、统计差值法等。
基于频率域的算法把图像看成一种二维信号,对其进行基于二维傅里叶变换的信号增强。采用低通滤波(即只让低频信号通过)法,可去掉图中的噪声;采用高通滤波法,则可增强边缘等高频信号,使模糊的图片变得清晰。
图像增强的方法是通过一定手段对原图像附加一些信息或变换数据,有选择地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或者抑制(掩盖)图像中某些不需要的特征,使图像与视觉响应特性相匹配。在图像增强过程中,不分析图像降质的原因,处理后的图像不一定逼近原始图像。
点处理(变换)
空间域
模板处理(滤波) 处理方法
频率域
全局处理
图像增强 处理策略
局部处理
灰度图像
处理对象
彩色图像
题目要求对图像增强不包括去噪,因此在本文中只考虑图像变换、灰度变换、直方图变换和锐化这四种方法。
图像增强原理
1、图像变换是指图像的二维正交变换,它在图像增强、复原、编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运。如傅立叶变换后平均值正比于图像灰度的平均值,高频分量则表明了图像中目标边缘的强度和方向,利用这些性质可以从图像中抽取出特征;又如在变换域中,图像能量往往集中在少数项上,或者说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分量上,这时对低频成分分配较多的比特数,对高频成分分配较少的比特数,即可实现图像数据的压缩编码。
2、灰度变换可使图像动态范围增大,对比度得到扩展,使图像清晰、特征明显,是图像增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主要利用点运算来修正像素灰度,由输入像素点的灰度值确定相应输出点的灰度值,是一种基于图像变换的操作。灰度变换不改变图像内的空间关系,除了灰度级的改变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灰度变换函数进行之外,可以看作是“从像素到像素”的复制操作。
3、图像的灰度直方图是反映一幅图像的灰度级与出现这种灰度级的概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形。直方图反应了图像的整体灰度分布情况,对于暗色图像,直方图的组成集中在灰度级低(暗)的一侧,相反,明亮图像的直方图则倾向于灰度级高的一侧。由于图像的视觉效果不好或者特殊需要,常常要对图像的灰度进行修正,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即对原始图像的直方图进行转换。
4、图像平滑往往使图像中的边界、轮廓变得模糊,为了减少这类不利效果的影响,这就需要利用图像锐化技术,使图像边缘变得清晰。图像锐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图像的边缘、轮廓线以及图像的细节变得清晰,经过平滑的图像变得模糊的根本原因是图像受到了平均或积分运算,因此可以对其进行逆运算(如微分运算)就可以使图像变得清晰。从频率域来考虑,图像模糊的实质是因为其高频分量被衰减,因此可以用高通滤波器来使图像清晰。为了要把图像中间任何方向伸展的边缘和轮廓变得清晰,我们希望对图像的某种运算是各向同性的。
图像增强流程图
实例分析
根据项目要求,以下进行灰度变换、直方图变换和锐化这三种图像增强方法的分析。
1、灰度线性变换
为了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或灰度区间,相对抑制那些不感兴趣的灰度区间,可采用分段线性变换,把0-255整个灰度值区间分为若干线段,每一个直线段都对应一个局部的线性变换关系,常用的是三段线性变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