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文章(2)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带动全党全国上下一起努力,以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成效,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法治理论创新引领依法治国实践
丁晋清 张浩
2014年12月21日02: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揭开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篇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法治理论创新引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
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很多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围绕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推进理论创新。
围绕如何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适应中国具体国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彰显中国法治特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持和拓展。当前,应集中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出一批理论成果,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增强战略定力。
围绕如何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提出,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提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勾画出更加清晰的奋斗愿景。总目标的内涵十分丰富,是贯穿全会精神的一条主线,是理解《决定》内容的总纲。它揭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总抓手、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等,这些都是法治理论创新的重大课题。
围绕如何构筑完备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提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体系。这五个体系相互支撑、相互作用、互相促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入研究五个体系的丰富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推进法治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古诗词习题精选及答案
下一篇:13种顾客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