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第八章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8.1 金属半导体接触及能级图1. 金属和半导体的功函数金属中的电子绝大多数所处的能级都 低于体外能级。 低于体外能级。 金属功函数的定义 金属功函数的定义: 真空中静止电子的 的定义 能量之差, 能量 E0 与 金属的 EF 能量之差,即
Wm = E0 ( EF ) m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上式表示一个起始能量等于费米能级 的电子, 的电子,由金属内部逸出到真空中所 需要的最小值。 需要的最小值。
E0WmEF
金属中的电子势阱Wm 越大 金属对电子的束缚越强 越大,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在半导体中, 在半导体中,导带底 EC 和价带顶 EV 低几个电子伏特。 一般都比 E0 低几个电子伏特。 半导体功函数的定义 半导体功函数的定义: 真空中静止电子的 的定义 能量之差, 能量 E0 与 半导体的 EF 能量之差,即
Ws = E0 ( EF ) sWs 与杂质浓度有关 电子的亲合能
E0
χ
Ws
EC EF EV
χ = E0 EC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半导体的功函数又写为
Ws = χ + [EC ( E F ) s ] = χ + En
2.接触电势差 接触电势差
E0Wm ( EF ) m
χ
Ws En
EC
Wm > Ws(a) 接触前
( EF ) sEv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q(Vs′ Vm )
WmEFD
χ
WsEn
金属表面负电 半导体表面正电
ECVm: 金属的电势 Vs′: 半导体的电势
EV原子间距) (b)间隙很大 (D>原子间距 ) 原子间距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平衡时, 无电子的净流动. 相对于(E 平衡时 无电子的净流动 相对于 F)m, 半导体的(E 半导体的 F)s下降了
q (Vs Vm ) = Wm Ws ′ Ws Wm Vms = Vm Vs = q接触电势差: 接触电势差 金属和半导体接触而产生的电势差 Vms.
′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q(Vs′ Vm )
χ
WmEF
qφnS
qVD
半导体表面有空间 电荷区 EC En 空间电荷区内有电场 电场造成能带弯曲EV
因表面势 Vs < 0 ∴能带向上弯曲
_
+
E
(c)紧密接触 )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接触电势差一部分降落在空间电荷区, 接触电势差一部分降落在空间电荷区 另一 部分降落在金属和半导体表面之间
Ws Wm = Vms + Vs q若D→原子间距 电子可自由穿过间隙 Vms→0, →原子间距, 电子可自由穿过间隙, 则接触电势差大部分降落在空间电荷区
(Ws Wm ) / q = Vs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qφnS
qVD
En
EC
EFEV
(d)忽略间隙 )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半导体一边的势垒高度
qVD = qVs = Wm Ws ,金属一边的势垒高度
Vs < 0
qφns = qVD + En = qVs + En = Wm Ws + En = Wm χ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当金属与n型半导体接触 当金属与 型半导体接触 Wm>Ws 半导体表面形成一个正的空间电荷区 电场方向由体内指向表面 (Vs<0) 半导体表面电子的能量高于体内的, 半导体表面电子的能量高于体内的,能 带向上弯曲, 带向上弯曲,即形成表面势垒 在势垒区中,空间电荷主要由电离施主形成, 在势垒区中,空间电荷主要由电离施主形成, 电子浓度要比体内小得多, 电子浓度要比体内小得多,
因此它是一个高 阻的区域,常称为阻挡层 阻挡层。 阻的区域,常称为阻挡层。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当金属与n型半导体接触 当金属与 型半导体接触 Wm<Ws 半导体表面形成一个负的空间电荷区 电场方向由表面指向体内(Vs>0) 电场方向由表面指向体内 半导体表面电子的能量低于体内的, 半导体表面电子的能量低于体内的,能 带向下弯曲 在空间电荷区中,电子浓度要比体内大得多, 在空间电荷区中,电子浓度要比体内大得多, 因此它是一个高电导的区域,称为反阻挡层 反阻挡层。 因此它是一个高电导的区域,称为反阻挡层。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反阻挡层薄, 高电导, 反阻挡层薄 高电导 对接触电阻影响小χ-Wm
EcWs-Wm
EF
Ev 金属和 n 型半导体接触能带图 (Wm<Ws)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当金属与 p 型半导体接触
Wm > Ws能带向上弯曲, 能带向上弯曲 形成 p 型反阻挡层
Wm < Ws能带向下弯曲, 造成空穴的势垒, 能带向下弯曲 造成空穴的势垒 形成 p 型阻挡层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χWm
Ecqφ PS
qVD = Wm Ws
Ec
EF
EFqVD = Ws Wm
qφ PS
Ev
Ev
(a)
(b)
金属和p型半导体接触能带图 金属和 型半导体接触能带图(a) p型阻挡层 m<Ws) (b) p型反阻挡层 m>Ws) 型阻挡层(W 型反阻挡层(W 型阻挡层 型反阻挡层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形成n型和 型阻挡层的条件 形成 型和p型阻挡层的条件 型和n型 p型 反阻挡层 阻挡层
Wm>Ws Wm<Ws
阻挡层 反阻挡层
…… 此处隐藏:1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