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4)
时间:2025-02-22
时间:2025-02-22
复习要点
城市在地线空间分布上的关系中心地理论
3、城市规划方法的发展
(1)综合规划
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为其基础
特征:综合性、总体性和长期性
(2)分离渐进规划
分解问题,就事论事地解决
(3)混合审视规划
基本决策综合规划 项目决策—分离渐进规划
(4)连续性城市规划
不同城市规划要素的不同时效性;
城市规划应当是从现状出发的不断推演过程.
(四)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l、雅典宪章(1933)
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观;
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描述城市联系状况,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
2、马丘比丘宪章(1977)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
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
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城市规划师 必须把城市看作为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和实践
(一)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社会和经济条件
l、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经济、社会和环境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2、知识经济、信息杜会和经济全球化
(1)知识经济:概念和特点
(2)信息社会:信息化对于知识经济的关键作用
(3)经济全球化
(二)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和理念
l、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考
2、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体系的结构重组
城市体系的结构重组:水平结构一垂直结构
经济中心城市:跨国公司总部、金融中心、生产性服务中心、知识创新、信息/通讯/交通枢纽
(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l、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规划实践
都市部落:紧凑的形态、适当的密度、混合用地、公共交通主导、面向步行者的街道、调适性强的建筑物
2、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践
上一篇:1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ARC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