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管弦乐队的建制问题(5)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范乃信:关于民族管弦乐队的建制问题
第二、放弃建立乐队核心声部的意图,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拉弦组人数众多,音色统一,本应该是核心声部的当然之选。然而不幸的是,拉弦乐器人数越多,声音越浑浊不清,胡琴音色强烈的个性也被淹没了。此外,胡琴忧郁和孤独的音色属性,并不善于与其它乐器声部沟通,实难成为乐队的中坚力量。其它乐器组更谈不上核心二字,且不说形制各异、音色各异,任何一种乐器都无力独占鳌头,就音乐在时间上的分配而言,也够不着核心地位。中国围棋有句名言:“下不好的地方就先不下”,所以,选不出核心声部就不选。不过,有弊必有利,没有核心声部的乐队,恰好接近方案A所提倡的古法。
第三、削减弹拨乐组的乐器,使之成为散布在乐队中星光闪现的色彩因素,而一旦作为成群的乐器组,在乐队中基本上是“鸡肋”的状态。原因是它嘈杂的声音往往使乐队难于凝聚,当需要乐队轰鸣咆哮时,弹拨的嘈杂声削弱乐队力量,在乐队轻言细语时,它的参与又不本分的格外凸显。所以,西方交响乐队最终舍去弹拨乐组是有理由的,其实西方民间的弹拨乐器为数并不少,但不应该以照顾这部分乐器的加入而牺牲整个乐队的音响效果。据此,建议以单件乐器(如琴、筝、箜篌等)入主乐队,象琵琶和阮以三至四件为限,构成同音色的微声部组,只有单件或少量的弹拨乐器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乐器性能,譬如弹、挑、扫、勾、吟等诸多特有的技法,而这些特色技法在成群的弹拨乐组中毫无用武之地,形同自废武功。扬琴应考虑不用为好,因为乐队中只有扬琴定弦后音高准确,演奏也不会带来误差,这反而与整支乐队的“模糊”构造格格不入。
第四、吹管乐器个性极为鲜明,相互合作的离心作用大于融合吸收作用。因此也建议在同音色内部形成微声部组,例如笛三至四支,笙三至四支,唢呐三至四支等等。这样组合的好处是:1、既然相互缺乏支持,那就在同种乐器里寻求最有效的合作(主要还是为音乐中的和声写作提供支持),形成微中心。继而再与其它声部重合时,纵向结合就不会分崩离析了。2、吹管组音域中低音的匮乏,在某些情形下导致音乐底气不足。因此,反其道而行之,完善中高音区的声部组合,使其嘹亮喧嚣的品质发挥到极限,以弥补低音不足的缺憾。
最后,必须提及音乐创作的问题,乐队建制和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民族管弦乐队的现实,是和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大量民乐队作品的创作密切相关的,那批作品创作的源头,大多来自于前苏联传授的西方古典音乐作曲技术。因此,西方作曲理论四大件的影子便深深嵌在了民族管弦乐作品的机体之中。然而,今天的文化取向和观念已不同于过去的时代,更多被关注的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这是中华民族的脉),而不是东西方文化表层的简单交媾。此外,音乐创作的技术和
手段在今天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作曲家几乎不会受到任何限制进行创作。如此的条件和环境,势必会引发对民族管弦音乐创作的思考(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新思路、新技术的创作尝试便开始显现,但令人堪忧的是,新的创作是否等同于先锋音乐?颠覆传统的四大件创作理论后,仅仅用现代的作曲技法填充被驱逐的传统理论空间?还是有着更深层的思考和更贴近民族音乐本源的手段)。
愚认为,创作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可以分两步考虑。第一步是创作目的,以古法新作为目的,还是追求新法新作。
古法创作自然奉旋律做盟主(旋律概念应该给予更宽泛的理解,未必是调性清晰,易于欣赏的歌唱性线条),灵动的旋律进行最能充分发挥民族乐器的性能,各种各样的特色技巧和花招,可以将任何旋律装扮得生趣盎然。旋律在乐队中流动,或是轻描淡写的单线条倾诉,或是浓墨重彩的多层次交织,“务以相过,不用度量”(《吕氏春秋 侈乐》)。用线条和浓淡的自由互动,挥洒出仅此一处、别无分店的中字号音乐画卷。
破旧立新,新法以发掘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音响效果为目的,破除的恰好是西方传统四大件的作曲理论,这一点与古法创作暗合。新法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任何理论或技术方面限制,基本上允许“为所欲为”。因此,只要与民族音乐风格和乐器能量不产生激烈冲突,所有想法都可以付诸试验。然而,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新法创作的音乐很容易比阳春白雪还要曲高和寡,普通民众一概望曲兴叹,即便业内人士也常是知音难求。
第二步是创作方法,民族管弦乐队与交响乐队不可以相提并论,创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民乐队受音乐风格和乐器性能的限定,决定着其自身的一些创作规律和方法。换言之,适合交响乐队的创作经验未必适用于民族管弦乐队,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譬如说:
1、交响乐队中司空见惯的和声写作,并不适用于民族管弦乐队。原因是几乎所有民乐器的“模糊”发音,使和声难于达到所希求的结果。而且,在低音支持不足的情形下,漂浮的和弦只不过构成一些“宽带”的进行罢了。因此,点、线、面的组合,恐怕是更合适民乐队的写作方式。
2、民族管弦乐创作当慎用全 …… 此处隐藏:20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