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欣赏及审美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5-05-16
时间:2025-05-16
论文题目:浅谈音乐欣赏及审美意识的培养
作者姓名: 张开艮
单位名称:霍山县高级职业中学
联系电话:13865726054
浅谈音乐欣赏及审美意识的培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审美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审美素质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音乐欣赏在审美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反过来,音乐欣赏离不开审美教育,审美是音乐欣赏的核心,有利于促进主客体之间的交流。本文主要分析音乐欣赏与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怎样在音乐欣赏中实施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音乐欣赏 审美意识
优美健康的音乐能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陶冶情操、人格升华,音乐对每个人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没感,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将变得枯燥乏味。音乐欣赏以审美教育为中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正确的审美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音乐欣赏与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
人的情感变化受音乐强弱的影响,人的审美意识也受
乐强弱的影响,音乐的强弱变化能很好的表达人的情感宣泄。音乐的快慢节奏直接影响人的审美情趣,舒缓的旋律符合人的自然心律节奏有利于激发人的情感。歌唱中重复的句子总有强弱的对比,这是按因为在对比中更能人的情感和情绪,强的音乐能引起热烈、兴奋、欢乐的情感,弱的音乐有利于人静心感悟得到细腻的美感。在不同的音乐旋律和节奏中,人们的不同情感和情都能得到宣泄,音乐的表现符合人的情感变化以及在情感变化中所需要的审美标准。
二、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中的作用
首先,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音乐作品中有很多美的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带入音乐所表现出来的迷人的景色中,能不断提高学生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其次,音乐欣赏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些音乐能感动人是因为人把
音乐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内心潜藏的各种情感激发出来,而获得各种审美享受。比如一些抒情性音乐,往往把人带入到沉静的情绪中,促使人产生无边无际的想象,是自己的思绪和情感在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感受与理解能力。
再次,音乐欣赏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学生不能体会乐器作品和艺术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不能将音乐的声通过形象思维转化为形,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欣赏中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从而逐步了解音乐的灵魂和本质;接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勾勒出所欣赏的音乐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每个学生由于不同的经历和阅历以及知识水平等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感悟。音乐欣赏从声过渡到形,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意识活动中接受形态方式所致。
三、审美意识在音乐欣赏中的地位
在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教育是其根本,这是因为没有审美教育的音乐欣赏不能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音乐是一项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审美理解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更不用提音乐欣赏了,因此,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有利于促进音乐学习者对音乐的感悟。
把审美作为音乐欣赏的核心是国家教育的宗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音乐教育有了新的准则,教师应确立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欣赏思想。另外,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观和教师的素质观,学生既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客体,也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审美主体,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包括好的教学技巧、值得尊重的人格以及美学修养等,通过了解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心理,确立学生审美主体的地位。
四、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通过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音高、节奏、音色等的听辨能力。
学生只有能辨别音律才能学会听音乐,才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感。比如在听一些音乐时要知道它的拍子、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高音和低音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会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要素才能进一步的欣赏音乐。
2、掌握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和记忆力
音乐欣赏的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只有将它们综合起来才能形成一定的音乐结构,培养学生多音乐旋律及乐曲结构的整体感受力有利于提高其审美素质。比如在听《黄河颂》时,必须整体把握才能感受到其刚健雄浑、气息宽广的旋律,从而感受出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赞颂。另外,学生自身所掌握的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音乐主题或片段等越多越有利于音乐行赏水平的提高,在欣赏过程中,学生不会自觉的进行对比,更好的感受做品德内容和感情。
3、深入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感情
能准确体会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并将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情融入到作品中,然后通过对音乐的想象,才能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这就需要在音乐行赏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 …… 此处隐藏:3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