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放大电路分析基础(4)

时间:2025-07-13

复杂。

UCC↑→IBQ↑→M↑→N↑→直流负载线平行上移→工作点向右上方移动 UCC↓→IBQ↓→M↓→N↓→直流负载线平行下移→工作点向左下方移动 实际调试中,主要通过改变电阻Rb来改变静态工作点,而很少通过改变UCC来改变工作点。

§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我们讨论当输入端加入信号ui时,电路的工作情况。由于加进了输入信号,输入电流iB不会静止不动,而是变化的。这样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将来回移动,故又将加进输入交流信号时的状态称为动态。

一、图解法分析动态特性

通过图解法,我们将画出对应输入波形时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波形。 由于交流信号的加入,此时应按交流通路来考虑。交流负载。在信号的作用下。三极管的工作状态的移动不再沿直流负载线,而是按交流负载线移动。因此,分析交流信号前。应先画出交流负载线。 1. 画交流负载线

交流负载线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⑴交流负载线必通过Q点,因为当输入信号ui的瞬时值为零时,如忽略电容C1和C2的影响,则电路状态和静态相同。

⑵交流负载线的斜率由RL

'

RL RC//RL

'

决定。

点,作一条 U/ I RL

'

因此,按上述特点,可做出交流负载线,即通过Q的直线,就是交流负载线。

具体作法如下: 首先作一条 U/ I RL的辅助线(此线有无数条),然后过Q点作一条平行于辅助线的直线即为交流负载线。

由于,所以,故一般情况下交流负载线比直流负载线陡。

交流负载线的另外一种作法: 交流负载线也可以通过求出交流负载线在uCE坐标的截距,再与Q点相连即可得到。设截距点为

推导过程如下:

U I

'

'

RL RC//RL

'

RL RC

'

U

'CC

,则有:

UCC UCEQ ICQRL

'CC

''

'

U U

CEQ

0 ICQ

RL

'

UCC

UCEQ ICQRL

第二章 放大电路分析基础(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