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4)

时间:2025-07-09

性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传统上女性被视为弱势群体,因此外界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就业、深造和家庭等压力让男性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这一点看,女性的社会支持和利用度上会高于男性,而男性的孤独感会高于女性。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生源地差异问题上,本人认为,处于城镇长大的大学生与身俱来的优越条件和更多的外界接触,使得他们在客观支持上高于农村学生。大一新生身处陌生环境,同学之间互不认识,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可能会很强烈。大四学生恋爱比率逐年增多,恋人之间的情感支持也会降低孤独感的产生。

大学生既渴望友情又逃避孤独,整个大学时代都存在着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以满足感情、物质上的互助需要。缓解大学生的孤独感既要从大学生自身入手,也需要外界配合与支持。一方面,对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其次,客观评价自己,锻炼社交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从外界来看,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应把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缺乏理性思考这一特点,从思想、行动上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秀敏,李志国.大学生社会支持探听[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6-117

[2] 金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交往焦虑的研究[D].硕士论文.辽宁:辽

宁师范大学,2006

[3]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4-116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