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报告(2)

时间:2025-07-11

考试助手

内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无色透明,说明红细胞完全没有破坏。
【观察项目】
1、观察不同浓度低渗NaCI 混合液的颜色和透明度。
2、比较第一个试管架第13、14、15管的溶血情况及第二、第三个试管架中与第一个试管架中对应试管的溶血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注意事项】
1、每支试管内血液滴入量应准确无误(只加一滴)。
2、确保每支试管NaCI溶液的浓度、容量一致。
3、小试管必须清洁、干燥。
4、观察结果时应以白色为背景。
【要求与思考】
1、实验前要预习《机能实验指导》与本实验有关的内容。
2、复习和掌握生理学教材有关血液、渗透压的概念以及红细胞的形态、可塑变形性等基本知识。
3、要掌握等渗、等张、最大脆性、最小脆性、最大抵抗力和最小抵抗力等基本概念。
【作业题】
1、为什么红细胞在等渗的尿素溶液中迅速发生溶血?
2、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有何临床意义?
3、同一个体的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不一样,为什么?

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目的】
本实验以发生血液凝固的时间为指标,向血液中加入或去掉某些因素或改变某些条件(如温度等),以观察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实验原理】 血液流出血管后很快就会凝固。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系统与外源性凝血系统是指在组织因子的参与下血液凝固的过程。本实验直接从动物动脉放血,由于血液几乎没有和组织因子接触,其凝血过程主要由内源性凝血系统所发动。血液凝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凝血因子可直接影响血液凝固过程。温度、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也可影响血液凝固过程。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家兔
二、器材药品 小烧杯、带橡皮刷的玻棒或竹签(或小号试管刷)、清洁试管10支、秒表、水浴装置一套、冰块、棉花、石蜡油、肝素或草酸钾、生理盐水。
三、方法与步骤
(一)动物准备 家兔麻醉后,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行一侧颈总动脉或股动脉插管,备取血用。
(二)试管的准备 取8支干净的小试管,按表7-2准备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
表7-2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 验 项 目 实验结果(凝血时间)
不加其它物质
放棉花少许
用石蜡油润滑试管内表面
保温于37?C水浴糟中
冰水中
加肝素8单位
加草酸钾1-2mg
肺组织浸
液1ml

(三)观察指标 凝血时间
【观察项目】
1、取兔动脉血10ml,注入两个小烧杯内,一杯静置,另一杯用带有橡皮刷的玻棒或竹签(也可用小号试管刷)轻轻搅拌,数分钟后,玻棒或竹签上结成红色血团。用水冲洗,观察纤维蛋白形状。然后比较两杯的凝血情况。
2、准备好的每支试管中滴

生理学实验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