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练习题(选修部分人民(4)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试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其原因。
(3)概括两国改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共同作用。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这对埃及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怎样“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有什么局限性?
参考答案:
1、(1)俄: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农奴起义威胁沙皇统治,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王朝统治,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引发幕府统治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面临民族危机。
(2)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3)俄国:由沙皇自上而下改革,农民获得自由但要交赎金并为地主服役;中国: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
2、(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的加剧、三国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
(2)模仿西方:埃及:建立军事工厂 日本:殖产兴业 中国:洋务运动“师夷之长技。”
道路和速度:埃及——阿里改革失败、沦为殖民地 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成为亚州强国 中国——发起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终未成功。(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3、(1)①原因:英国是民主与进步势力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代表。不赞同,冲突的原因是两国在土耳其的扩张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②农奴制导致俄国的落后。丧失了欧洲的霸主地位,加剧了社会矛盾,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外因。
(2)①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②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3)俄国依靠沙皇专制政权强力推行;中国顽固势力强大,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资产阶级维新力量弱小。
4、(1)殖产兴业。创办国营工厂,发挥示范作用;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间企业发展。
(2)推动了日本近代化进程;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使日本成为富有侵略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