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练习题(选修部分人民(2)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们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国的严重的弱点,过去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回答:
①《人民的英国史》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②通过材料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对俄国将产生哪些影响?
(2)据材料二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3)造成中俄两国改革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2010·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材料二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其宗旨是: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忠于天皇,拼死不憾”的武士道精神,又要吸收西洋近代以来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并为其所用。
(1)基于材料一的认识,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是如何实施的?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和魂洋才”原则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5. (2010·滨州模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鲜卑族拓拔部首领)说:“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