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12)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冷水系统方案的确定及优缺点如下表:
冷水系统优缺点 表4-1
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这样不仅使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要克服系统静水压头,且水泵耗电较小。根据地理位置和建筑的特点只设一个水系统.由于设计建筑占地面积较大,且冷媒水都在同侧回供,水系统可均设为同程式。每个层除了供回水管路外,还有一根同程管,各并联环路的管路总长度基本相同,各用户盘管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流量分配均匀,此系统属于水平同程系统。
因其各使用功能时间差异比较大,负荷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决定采用了变水量系统;因单式泵比较简单且建筑只需一个系统分区,所以采用了单式泵系统;因两管制方式简单且初投资少,而且建筑地处北京,无内区,无需同时供冷和供热且无特殊温度要求,因而采用了两管制系统。
为保证负荷变化时系统能有效。可靠节能的运行,设置三台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其中分别设一台为备用水泵;风机盘管供回水管上均设有调节阀,对应在制冷机房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设置压差调节阀,起旁通之效。依据负荷的变化灵活的调节。(在过渡季节亦可用,流量小时可将大流量高扬程的冷水循环水泵的冷水直接送回机组节省能源.)为防止管网因杂质和积垢而造成水路堵塞影响使用,在制冷机组、水泵回水口上加除垢器.
4.2空调风系统的选取
4.2.1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
(1).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
(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 (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 (4).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 (5).系统应与建筑物分区一致。
(6).各房间或区的设计参数值和热湿比相接近污染物相同,可以划分成一个全空气系统。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
规律基本相同。
(7).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全空气系统不宜过大,否则风管难于布置;系统最好不要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数也不应过多这样有利于防火。
4.2.2 方案比较
4.3. 系统选择
空调系统划分 表4-4
4.3.1系统选择说明
1) 超市、大堂以及一些大的会议室属于高大空间场所,冷负荷密度大,潜热负荷大,人员密度大,且食物、人员散发气味多,如果风量不足,不单会使室内的温湿度得不到保证,而且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采用全空气系统在而且风量大,设备可放在空调2) 不一致,且各自有不同要求,且受到层高的限制,因而选用了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形式。其中新风单独处理,与之相比的新风经过回风箱处理的方案相比,减少了风机盘管中风机的风量,减少了噪声,当风机盘管不运行时新风继续送风,不经过回风口,增加了室内空气品质。
4.4 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的形式采用分楼层水平式,每层设置新风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新风处理方式不一样,对室内空气品质有很大的影响。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有:
1)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
2)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含湿量线,新风机组承担部分室内冷负荷; 3)新风处理到焓值小于室内状态点焓值,新风机组不仅承担新风冷负荷,还承担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和全部潜热冷负荷,风机盘管仅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可实现等湿冷却,可改善室内卫生和防止水患;
4)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温线风机盘管承担的负荷很大,特别是湿负荷很大,造成卫生问题和水患;
5)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并与室内状态点直接混合进入风机盘管处理。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比其它方式大,不易选型。
通过比较,和该设计的特点,决定选择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方案。在每层走廊内设置一新风处理机组,负担新风负荷,新风管道不同风机盘管混合,新风口单独送风。
5 空调设备选择计算
空调设备的选择主要包括末端设备、空调机组、改善空气品质设备、及空调节能与热回收设备,在选择设备之前必须先进行计算,根据具体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设备、最后进行校核计算。
5.1全空气一次回风送风处理过程以及送风参数计算
5.1.1确定送风状态点
由于超市、大堂、会议室冷湿负荷不同,其热湿比线相差较大,分别是:
表5-1
1)A区中,由于房间热湿比线较小,若采用露点送风,会使得送风温差较大,所以需进行再热。其夏季空气处理过程焓湿图如下:
图5.1 气系统处理过程焓湿图
O-室外空气参数 R-室内设计参数 M-次回风与新风的混合点 S-送风状态点 ε-室内热湿比 D-将混合风处理到的机器露点 其处理过程为:
新风O与回风R混合 → M(经冷却去湿)→D(经等湿加热)→S(经ε)→ R
过程中,空气处理机组将混风集 …… 此处隐藏:2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班级学习简报模板一
下一篇:浅析WindowsNT的安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