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架空送电线路水文勘测技术规范(11)

发布时间:2021-06-08

6.5 平原地区设计洪水计算

6.5.1 平原地区设计洪水可采用雨量资料推算,并以流域治理后实测较大洪水和相应雨量资料进行校核。当采用上下游水文站实测成果推求设计洪水时,应考虑区间分洪、蓄洪、滞洪、溃堤、破圩等的影响。必要时应先将资料还原到同一基础上,然后进行频率分析。

6.5.2 凡流域经过治理或有人工控制设施的河段,应利用有关水利部门的设计计算资料,并了解其推算方法及其考虑的因素是否与线路设计要求相符,再结合线路特点进行水文分析。

6.5.3 应用当地排涝公式推算设计流量时,应考虑线路设计洪水与防洪排涝设计洪水在汇流及槽蓄方面的差异,当此项差异较大时,应考虑流域或行洪滩地蓄洪、滞洪以及分洪的影响。

6.5.4 水文分析应考虑因溃堤、破圩造成相邻流域和各汇水区的串通,并应注意下坡端或低洼处水流集中对线路的影响,必要时应将洪水时各串通流域进行统一水文分析计算。

6.5.5 内涝积水位计算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6.5.5.1 当圩堤内无设备和能力向外江外海抽排时,可根据外江水位的封圩期,求算设计总净雨量,然后根据圩内起始水位由内涝区库容曲线查算出设计内涝积水位。

6.5.5.2 当圩堤内有泵站或水闸向外江外海抽排时,可按下列方法和原则确定设计内涝积水位:

a)考虑人工抽排计算内涝积水位时,降雨过程应选择历时长、总量大或强度大且集中的降雨。设计降雨过程可采用同频率分段控制的典型年放大方法。净雨量计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径流系数法、降雨径流相关图、地区经验等方法。无论用何种方法,应能和用闸站实测水位过程、抽排水量和库容曲线由水量平衡原理反求的净雨量相验证。

b)内涝积水位可采用水量平衡原理计算。有泵站抽排时,可按泵的台数和能力计算排水量。开机利用系数可根据调查确定,还可考虑连续开机。当同时有排水闸和泵站,且外江水位低于圩堤内水位时,可仅考虑闸排不计泵排;当外江水位高于圩堤内水位时可考虑泵站抽排,抽排计算中应考虑停止抽排的可能因素和影响。

c)选择近年圩堤内与较高积水年份相应的实际降雨和抽排能力,可用拟定的方法和原则求算其计算积水位,并应与实际调查的积水位相验证,在此基础上推算内涝积水位。

6.5.5.3 对于地势平坦的圩区,调查水位与设计水位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通过建立圩区内各种水位下的蓄水体积关系曲线,采用简化计算。

6.5.6 河网地区若无完整的水文、气象和流域、河道资料时,可调查历史洪水成因和最高水位,据以计算线路设计水位和流量;当有较完整的流域降雨及河道断面资料时,可由雨量资料推求入流过程,应用河道洪水演进的方法求算河网圩区调蓄后的出流过程。

6.5.7 线路跨越两岸建有防洪堤的河道,当堤防内河道最大安全泄量等于或大于归槽情况下设计流量时,可按归槽流量及水位设计。否则,应分别按堤防内河道上及堤防外行洪区两种不同情况考虑。

6.5.8 滞洪区最高水位的确定应根据分洪与泄洪的方式不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对于不能同时分洪、泄洪时,应根据分洪总量查滞洪区水位—容积关系曲线,得滞洪区最高洪水位;若滞洪区为常年积水的洼地或湖泊时,还需考虑原有的积水容积。当边分洪、边滞洪时,应根据分洪流量和滞洪流量进行滞洪区调蓄计算确定。

6.5.9 设计河道行洪能力的确定,可按洪水控制断面,用拟定的控制水位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查得。若受洪水顶托、分流降落、断面冲淤、河道设障等因素影响时,应对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行修正,然后进行水面曲线计算,求得设计河段设计水位下的行洪能力。

6.5.10 对于两岸堤防设计标准较低,易于溃堤的平原河道,其设计洪水位可按以下具体情况分别确定:

6.5.10.1 根据溃堤后历史洪水位的调查,结合目前河道治理情况进行分析确定。

220KV架空送电线路水文勘测技术规范(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