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史复习题答案(5)
时间:2025-04-12
时间:2025-04-12
出现风光题材歌曲
2、体裁:抒情性进行曲、摇滚性进行曲、宣叙性抒情曲
3、旋律:旋律在民歌的基础上,使用衍生、白描、镶嵌手段,将节奏、调式进行变化,更加具有民族韵味
二十一、80年代,有哪些作品是用西方20世纪新技法创作模式创作的?
答:1、民族器乐曲《桃花山壁有感》、《南乡子》、《拉弦乐组曲》、《山谣》、《钟鼓乐三折》、《中国狂
想曲》、《古风》、《楔子》、《却》、《两乐章音乐》、《MONG DONG》
2、钢琴曲《东山魁夷画意》、《长短组合》、《八首钢琴小品》
3、管弦乐《地平线》、《川江叙事》、《琴曲》、《第一交响乐》、《第二交响乐》
二十二、80年代通俗歌曲的文学特征和音乐特征?
答:1、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
2、小题材大视野的歌词创作手法,如《指南针》
3、三种体裁的音乐特点和“无穷动”结尾。歌谣体、宣叙体、摇滚体,如《歌声与微笑》、《烛光里的妈妈》、《黄土高坡》
4、乐器运用和配器,电声乐队配器特点。
二十三、举例说明20年代的民歌有哪几种形式
答:古老的传统民歌继续传唱,如《月子弯弯照九州》,还有在优美的民歌上添新唱,如《孟姜女》、《银绞丝》;还有创编城市民歌如《木兰辞》等。
填空:
1、学堂乐歌的体裁内容,包括反映爱国主义新思想,如(《中国男儿》);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如(《十八省地理历史》);有反映学校生活,如(《赛船》);走向社会后的其他题材,如(《庆祝共和》)。
2、沈心工编配的学堂乐歌有(《体操—兵操》)等;创作的学堂乐歌有(《黄河》)等。
3、李叔同编配的学堂乐歌有(《送别》),创作的学堂乐歌有(《春游》)等;他曾出版中国第一个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4、曾志闵在学堂乐歌的编配上,有(《扬子江》)、(《练兵》)、《和声略意》、《音史教育论》。
5、“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笛、箫、笙、鼓、板、木鱼,扬琴`。
6、吕文成是乐器和乐器组合的改革人,同(高胡)代替(二胡),用(软弓)组合代替硬弓组合,创作粤曲(《燕子楼》)、广东音乐(《平湖秋月》)、(《渔歌唱晚》)等。
7、20年代古老的传统民歌继续传唱,如(《月子弯弯照九州》),还有在优美的民歌上添新唱,如( 《孟姜女》)、《银绞丝》;还有创编城市民歌如( 《木兰辞》)、( 〈满江红 〉)、( 〈 苏武牧羊〉)。
8、箫友梅音乐创作中代表性歌曲(《问》)、(《春江花月夜》)等。
9、黄自的管弦乐作品有:(《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等。
10、30、40年代从事群众歌咏活动音乐团体有“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民众歌咏会”)、(“词曲家联谊会”)、(“武汉合唱团”)等。
11、歌剧《白毛女》运用民歌素材塑造人物形象,如喜儿的主题音乐是河北民歌(《小白菜》)而发展;杨白劳的主题音乐是山西民歌(《捡麦根》)而发展。
12、50、60年代的小型合唱曲中,创作类型的歌曲有:(《英雄战胜大渡河》)旋律取材四川民歌(《放
上一篇:5aUnit8试卷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