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史复习题答案(3)
时间:2025-04-12
时间:2025-04-12
4、抒情的旋律和深情宽广的旋律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抒情风格。
九、30、40年代在中国有哪些外国音乐家,他们对中国音乐的贡献分别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1、查哈罗夫:培养了中国第一代钢琴人材李献敏、李翠真、丁善德、江定仙、吴乐懿等。
2、阿隆.阿普夏洛穆夫:作品有音乐剧《观音》、《孟姜女》,交响诗《北京胡同》等为西方作曲技法创作中国风格音乐提供了经验。
3、齐尔品:作品有练习曲《五声音阶钢琴技巧联系》、钢琴曲《中国小品》等,为中外音乐交流和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4、范天祥:出版歌曲集《宝塔》、《中国乐歌》等,最早在北京成立“燕京大学合唱团”,他对开拓中国早期的合唱事业和将中国民歌介绍到国外起到积极作用。
十、举例对比30、40年代,两种不同教学体系的专业音乐院校有哪些区别?
答:1、模仿欧洲教学体系的音乐院
师资:聘请国内外一流音乐人材。
学科:理论作曲、钢琴、管弦器乐、声乐、国乐
学制:实行学分制,奖学金制,设预科、本科、专科、选科
教法: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2、教学与时间相结合的艺术院校
师资:当地有较高水平的音乐人材
课程:政治、艺术概论、新音乐运动史、声乐、器乐、作曲
学制:学习时间不等,根据战事需要3个月—1年
教法:声乐教学与演出、作曲教学与创作相结合
十一、30、40年代有那些从事群众歌咏活动音乐团体,它们的主要活动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民众歌咏会”、“词曲家联谊会”、“武汉合唱团”等。
1、学习和研究苏联音乐创作技术理论
2、创作音乐和戏剧、电影音乐
3、组织推广群众歌咏活动
4、培养群众歌咏骨干
十二、举例说明歌剧《白毛女》的音乐特点有哪些?
答:1、运用民歌素材塑造人物形象,如喜儿的主题,音乐是由河北民歌《小白菜》而发展;杨白劳的主题音乐是由山西民歌《捡麦根》而发展。
2、在音乐戏剧性发展中吸收河北梆子的高腔和秦腔的哭音。
十三、聂耳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答:1、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2、准确深刻地塑造无产阶级形象
3、音乐中语调的艺术处理
4、探索新的歌曲结构
5、创新的音乐语言
6、鲜明的民族风格
十四、50、60年代民族器乐合奏曲的创作特点有哪些?
答:1、采用现实主义题材和易于理解的标题
2、旋律多取材于民间音乐
上一篇:5aUnit8试卷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