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6)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4)拟合优度的度量;(5)回归预测;(6)实例及计算机实现过程。 难点:(1)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2)拟合优度的度量;(3)回归预测。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基本要求:(1)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产生背景、模型的古典假定及意义、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及模型的统计检验;(2)掌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用此方法分析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重点:(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古典假定;(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计算及实例。 难点:(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第四章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
基本要求:了解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熟练掌握常见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方法,了解不可线性化回归模型的处理步骤。 重点: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方法 难点:不可线性化非线性模型的求解 第五章 异方差
基本要求:理解异方差性含义,异方差性的表现与某个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经济现象中的异方差性;异方差性对模型的影响;掌握检验和处理异方差性的主要方法。
重点:(1)异方差性的含义与产生背景;(2)异方差性对模型的影响;(3)异方差性的检验;(4)异方差性的补救措施。 难点:异方差的检验与补救措施 第六章 自相关性
基本要求:理解自相关性的基本含义及数学表现形式;经济现象中的自相关性表现;了解自相关性对模型产生的影响;掌握诊断和处理自相关性的方法。
重点:(1)自相关性的概念;(2)自相关性的后果;(3)自相关性检验;(4)自相关性的补救措施。
难点:自相关检验与处理 第七章 多重共线性
基本要求:理解多重共线性的基本含义,记住经济现象中的共线性表现;了解模型中解释变量出现共线性的后果及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掌握几种常用的补救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重点:(1)什么是多重共线性;(2)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3)多重共线性的检验;(4)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 难点: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补救 第八章 模型中的特殊解释变量
基本要求:掌握解决随机解释变量的处理方法——工具变量,了解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的产生背景及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了解分布滞后模型估计的困难及处理方法,自适用预期模型与局部调整模型的估计难点及修正的估计方法。
重点:(1)随机解释变量的存在与工具变量法;(2)滞后变量、虚拟变量与时间变量的概念。 难点:存在特殊解释变量的模型的估计问题
四、实验与上机要求
1.具有端正的态度,每次上机前要准备好上机的步骤与内容,上机后写出实验报告;
上一篇:单县结婚习俗
下一篇:19.2.1正比例函数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