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3月统一测试(一模)语文试题(21)
时间:2025-07-05
时间:2025-07-05
高中语文试卷
20.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考生需要了解,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是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诗作中也运用了这一手法的一项”。所给的四级诗句中,A项,前三句着力在炎热的夏天描绘出一派清幽的世界,以衬托午睡的舒适。运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B项,“绿肥红瘦”是运用了借代的手法;C项,“细草摇头”在移情于景时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三、四句写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小荷的情来表现诗人自己的情,也是拟人;D项,“万峰螺”万峰如青螺,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明确要求结合具体诗句简要阐释这首词抒发情感起伏跌宕波折连绵的特点。“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写深秋季节江面空阔,寒风吹来眼睛被吹得发涩,顿感寒意,让我这个他乡之客不胜秋意悲凉,秋景使客居异乡的词人增添了无限愁思;接下来词人没有继续低沉,而是强行振作,越是愁恨低回,他越是要“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这显示了他的倔强和自信。他在“最高楼”上目睹了“江山图画”的可舒可卷,听到了长江波涛汹涌中的“龙鱼悲啸”,眼前壮美的江山画卷、汹涌的波涛使他豪情勃发,意欲有所作为;接下来一阵秋风秋露,此时词人寒意顿生,情绪再次低沉下来,现实的阻力如冷风寒霜一般压抑着作者的报国之志。在登楼“望神州”后,词人忽然感叹国势衰微,像词人这样的智勇双全人士却报国无门。他为此忧愤白头,平生的抱负壮志,只剩下今时的失落黯然,,深感无奈;时光流逝,词人老去而壮志难酬,虽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只好与江月沙鸥为伴,将平生抱负寄托于浪迹江湖的归隐生活,显得不平、无奈、凄凉。全词情感由抑而扬,由扬而抑,貌似旷达,实则包含着深沉的隐痛,读来令人唏嘘。
【点睛】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
上一篇:立刷蓝牙手机POS机产品说明
下一篇:共青学校全员育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