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3月统一测试(一模)语文试题(16)

时间:2025-07-06

高中语文试卷

9.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作者第二次到萝岗赏梅时错过了花期,但曲折疏朗的梅枝风韵令作者稍解遗憾”曲解文意,结合原文意思作者是感慨赏花成为节日,作者对此心怀忧虑。故选B。

10.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深刻意蕴能力。理解分析文章重要语句,首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然后结合上下文自习揣摩语句的表层含义,进而挖掘比喻义引申义等深层含义,最后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本题要求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⑱段画线句的含义。。划线句子“我们在关于梅的节日里,看到的是物理的彩色,闻到的是化学的香味”,这里“物理的彩色”“化学的香味”,指的是游人关注梅花的颜色、味道等等自然属性,说游人关注自然属性,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这句话言外之意是很多人来观赏梅花,只是被梅花节的热闹场面和活动吸引,忽略了梅花的内在品格中的高洁孤傲和带给我们的清逸深沉的审美意趣,不去在意梅花承载的深厚的文化意蕴。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主题之间的关系,给读者的感受如何等等,最后按照题目要求认真思考作答即可。本题说文章题为“赏梅,在梅花谢了的时候”,但全文所写四次赏花经历中只有第二次与题目内容吻合,题目要求结合四次赏花经历,说说作者这样拟题有怎样的作用。首先要梳理概括四次赏花的过程,结合文章内容可以发现,第一次观赏梅花,是因为橙树的经济效益高,而梅花经因为济效益不佳被砍伐而失望返回;第三次观赏梅花,是在梅花节上,作者看到的只是喧闹跟风忙着拍照的人群和残败的梅花;第四次观赏梅花,是在参加一次书法界的雅集时在公园里,作者看到的是色彩浓艳、造型夸张的夺人眼球的春花;只有第二次观赏梅花,虽然梅谢人散,但作者在“冷冷清清地在花瓣落尽的梅树林中徜徉,仔细体验心灵的漫游”,得以在宁静舒缓的氛围中领略到梅清逸深沉的独特美感,获得了精神享受。标题点出在“花谢”的背景下“赏梅”,设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内容上讲,更创设了一种宁静的背景,让作者在四次赏梅的比对中,体会四次赏梅的不同之处,从而感受、关注梅独特的文化品格与审美意趣,进而体会到作者对功利浮躁的社会心态的批评,和对艳俗浮华的审美趣味的忧虑,暗含了对高洁、沉静、含蓄等人文品格的期待与呼唤,起到了烘托主旨的作用。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

高三3月统一测试(一模)语文试题(1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