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轮教学案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j(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高三数学第一轮教学案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评述:本题容易忽略对m=0的讨论,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例4】 已知集合A={(x,y)|x2+mx-y+2=0},B={(x,y)|x-y+1=0,0≤x≤2},如果A∩B≠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剖析:如果目光总是停留在集合这一狭窄的知识范围内,此题的思维方法是很难找到的.事实上,集合符号在本题中只起了一种“化妆品”的作用,它的实际背景是“抛物线x2+mx-y+2=0与线段x-y+1=0(0≤x≤2)有公共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这种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的互译,是考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素质.
x2 mx y 2 0,
解:由 得
x y 1 0(0 x 2),
x2+(m-1)x+1=0. ① ∵A∩B≠ ,∴方程①在区间[0,2]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首先,由Δ=(m-1)2-4≥0,得m≥3或m≤-1.
当m≥3时,由x1+x2=-(m-1)<0及x1x2=1知,方程①只有负根,不符合要求; 当m≤-1时,由x1+x2=-(m-1)>0及x1x2=1>0知,方程①有两个互为倒数的正根.故必有一根在区间(0,1]内,从而方程①至少有一个根在区间[0,2]内.
综上所述,所求m的取值范围是(-∞,-1]. 评述:上述解法应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如果注意到抛物线x2+mx-y+2=0与线段x-y+1=0(0≤x≤2)的公共点在线段上,本题也可以利用公共点内分线段的比λ的取值范围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来解.
深化拓展
设m∈R,A={(x,y)|y=-3x+m},B={(x,y)|x=cosθ,y=sinθ,0<θ<2π},且A∩B={(cosθ1,sinθ1),(cosθ2,sinθ2)}(θ1≠θ2),求m的取值范围.
提示:根据题意,直线y=-3x+m与圆x2+y2=1(x≠1)交于两点, ∴
2
|m|1 ( 3)
2
<1且0≠-3×1+m.
∴-2<m<2且m≠3. 答案:-2<m<2且m≠3.
●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
1.集合A={(x,y)|x+y=0},B={(x,y)|x-y=2},则A∩B是 A.(1,-1)
x 1B.
y 1
上一篇:宫颈癌疫苗 何时能接种.docx
下一篇:葛金鑫网络营销内训第一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