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南朱仙镇的商业_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8)

发布时间:2021-06-07

同样是以山陕会馆的碑刻为主。南开大学许檀教授所著。

师、通州都建有会馆,京师的晋翼会馆建于雍正末年,通州的会馆建于乾隆四年。太平县布商则多

[10](p247~252)

活跃于陕甘一带。陕西的35家商号中有34家来自同州府朝邑县,此外陕西商人还另外捐资450余两作为“修财神殿、钟鼓楼”和“修匾对”之专款。朝邑、大荔两县商人多经营皮毛业,赊旗山陕会馆的铁旗杆就是朝邑县毡坊、大荔县皮坊等商人捐资3000余两铸造的[8]。朱仙镇的陕西商人可能也多从事此业。

表8显示,参与集资的还有不少是来自河南本省的商号。除省城开封和朱仙镇所在的祥符县之外,开封府属各州县以及河南府登封县,归德府睢州、柘城县等,共有64家商号参与了此次集资,其中有40家即前文表7中的典当商。河南本地人口经商者不多,特别是典当业向为晋商所垄断,故这些商号也应是山西商人在河南开设的,并与朱仙镇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换言之,汇集于朱仙镇的商货除相当一部分供应省城开封之外,其流通范围还包括开封府属各县以及归德、河南等府的部分州县。又据《林县志》记载:该县“仙镇来……瓦器自彭城来”彰德府,、彭城镇属直隶磁州,,但产品不如江西景德镇所产精致。从朱仙镇转运而来的瓷器,估计是从南方瓷器产地景德镇等地输入的较高档的瓷器。既然林县瓷器由朱仙镇转运,朱仙镇的商品流通范围当也可覆盖河南北部卫辉、彰德二府的其他各县。

另一份可资参考的资料是“壬寅仲冬”《典衣铺捐施姓名碑》。清代前期“壬寅”年共有三个:康熙元年、康熙六十一年和乾隆四十七年。其中康熙元年可以排除,故该碑年代或为康熙六十一年,或为乾隆四十七年;从该碑保留状况分析,笔者估计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该碑所镌捐资商人60余,共捐银120余两。表9是典衣铺捐资商号的地域分布统计。该表显示,参与集资的典衣铺的分布范围涉及河南的开封、彰德、卫辉、陈州四府以及山西的蒲州、平阳、太原、潞安四府和绛、解二州,共10余州县。所谓“典衣铺”从字面理解应是经营衣服等小件物品典当质押的店铺,

其经营规模不会太大,这从各商捐银数量可得到证实。由于经营规模有限,其流通范围也不会太大。也就是说,该碑所镌参与集资各商的地域范围,反映的应是朱仙镇商品流通的基本范围。不过,颇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典衣铺有不少远在山西,他们之参

[13](卷五与朱仙镇的集资似与经营规模不符,姑且存疑。

表9 “壬寅仲冬”碑典衣铺捐资商号的地域分布统计 地 域 别河南开封府祥符县河南开封府杞 县河南开封府通许县河南彰德府临漳县河南彰德府武安县河南卫辉府封邱县河南陈州府太康县 合  计山西蒲州山西绛州山西解州芮城县山西平阳府曲沃县山西平阳府太平县山西太原府榆次县山西潞安府潞城县 合  计 不  详 总  计

商号数

151161112612943311336捐银(两)

37.32.71.08.44.04.40.258.029.711.855.46.23.62.52.261.453.5以上,我们利用实地调查收集的山陕会馆碑刻资料,对朱仙镇的商业发展脉络、商业结构、商品来源及流通范围等进行了考察。考察显示,朱仙镇商业以贾鲁河的修浚为契机,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开始兴起;清康熙、雍正年间该镇商业发展迅速,汇聚的商人商号已达数百家,但其经营规模似还有限;乾隆年间朱仙镇商业进入鼎盛时期,不仅商人商号数量超过千家,而且经营规模也明显扩大。道光二十三年朱仙镇再次被水,此次水灾对该镇破坏很大,终成为朱仙镇商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朱仙镇的山西商人来自平阳、绛州、太原等府,陕西商人主要来自同州府,尤以山西平阳府曲沃、翼城等县及绛州商人为多。杂货、典当、粮食、烟草、服饰等业是构成朱仙镇商业的主要内容。汇集于朱仙镇的商货中,绸缎、布匹、大米、茶叶、瓷器、桐油等来自江浙、安徽、江西等省,烟草、铁器来自山西。这些商品除相当一部分供应省城开封之外,其流通范围包括开封府属各州县以及河南北部的归德、彰德、卫辉、河南等府的一部分,或许还涉及山西南部的部分地区。

除山陕商人之外,清代活跃于朱仙镇的还有安徽、福建等省商人,可惜我们尚未找到相关资

(下转第128页)    

清代河南朱仙镇的商业_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