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概念及临床表现(4)

发布时间:2021-06-07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31

4.KoenigsbergHW,etal:AmJPsychiatry,2002;159(5):784-788.

5.DeltitaJ,etal: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2001;67(1-3):221-228.

6.MillerMC:MedicalClinicsofNorthAmerica,2001;85(3):819-837.

7.ClearyM,etal:IntJmentHealthNurs.2002;11(3):186-191.

8.CasillasA,ClarkLA:JPersonalDisorder,2002;16(5):424-436.

9.NickellAD,etal:JPersonalDisorder,2002;16(2):148-159.10.MeyerTD,HautzingerM:JClinPsychology,2002;58

(9):1091-1101.

11.StoneMH:BrJPsychiatry,1993;162:299-313.

12.ZamariniMC,etal:JPersonalDisorder,2000;14:291-299.

(收稿日期:2003年4月14日)

体验到过较严重的经前期综合征,其表现接近边缘状态(抑郁、易激惹、自杀姿态等)。

12〕

Zanarini等〔在一项比较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

美国和日本人群中DIB-R总分虽有差异,但各项内容中只有一项有明显差异,其余内容相差不大。他们认为,美国和日本的BPD发生率及精神病理学基础是基本上一致的,这似乎提示我国也可能有同样的病人存在。应当引起国内同道们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AndrewE,etal:BoilPsychiatry,2002;51:936-950.2.TorgersonS,etal:ArchGenPsychiatry,2001;58:590-596.

3.WidigerTA,FrancesAJ:Epidemiology,Diagnosis,andComorbidityof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Vol8,p8-24,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Press,1989.

不安全性依恋的致病机制研究

陈 宏 李秀英

  【摘要】 本文首先对依恋理论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就近几年有关不安全依恋致病机制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关键词】 精神依恋;心身医学

  【中图分类号】R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0X(2003)04-0231-03  依恋是一种对威胁的长期反应模式,这种模式是孩子和主要照看者之间在长期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尽管依恋理论属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范畴,但最近几年才被应用于心身疾病。本文就不安全性依恋致病机制的有关最新研究综述如下:

一、依恋理论

Bowlby对依恋理论的描述认为,婴儿渴望接近母亲是发育的生物动力,是一种基本需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满足其他生物动力(如饥饿)的一种行为。婴儿只有通过复杂的交流和行为来维持与看护者的接近,才可以增加其生存机会。依恋行为如微笑、尖叫、哭等是人对恐惧的正常适应性反应。

Bartholomew和Horowitz以Bowlby的工作和在婴儿、儿童与成人中的实验研究为基础,发展形成了成人的依恋方式分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四个主要的依恋方式:安全依恋方式和三个不安全依恋方式,即瓦解性、偏见性和恐惧性依恋方式。具有安全依恋方式的成人在早期所经历的看护反应可能是一致的(对自己和他人持正性观点),且可以依靠他人获得满足。瓦解性依恋的人早期所经历的看护反应是不一致的,因此,他们与别人接触或信任别人时感到不舒适(对别人持负性观点),但他们仍对自己持正性观点,形成强迫性的自我信赖。有偏见依恋的成人早期也经历了不一致的看护反应,因

〔1〕

〔作者工作单位〕山东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72151)

(,,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概念及临床表现(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