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生命教育方法研究开题报告(2)

时间:2025-02-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消极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少数未成年人生命的丧失,生命意识的淡漠、生命意义的迷失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据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 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这警示我们生命教育行为越来越迫切,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已经是学生成长过程最为需要的教育。禁毒教育、爱滋病教育、性教育遇到的困境亟需新的思想道德教育载体。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已经是危害青少年生命四大杀手之一,禁毒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近十年。但吸毒的青少年为数不少,学校对禁毒教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同样,爱滋病教育、性教育也遇到了学校教师和家长的不认同,而这些教育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是影响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摆在中小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深层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将以“中学生生命教育方法研究”为课题开展深入研究。

二、课题选题依据

新课程目标体现生命教育的现实性、体验性、全面性和个性化的课程目标,反映了生命的整体性和独特性特征的要求。新课程实施中缔造的价值取向,特别关注师生对课程的主动建构问题,体现了生命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教育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生命个性,帮助他张扬生命个性美。新课程评价也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生成性。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过去也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理想教育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实现在课程意义上的实施。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生命教育,就可以对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努力达到学生珍爱生命、教师关爱生命、学校充满生命的和谐境界。才能帮助中学生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有限性,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实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生命主体的作用。

2、全面性原则。实验关注、爱护一切有生命的生命体,包括自我的生命,他人的生命,以及其他动植物的生命。

3、体验性原则。生命教育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育课程,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4、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原则。实验目的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律与自我教育等自助教育的同时,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互助援助活动,形成互动互补效应。

四、课题研究目标

课题紧密结合学科课程标准及其学校工作相关内容,通过学科教学、社会实践多方整合教学资源渗透生命教育,在教海与实践中探航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从而让学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该课题的实施充分体

中学生生命教育方法研究开题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