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唐宋金元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1(5)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古代文论课件整理word
《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
暇以为。”从文学创作的一般现象来说,王公贵人的生命状态多为平易流滑,很难有对逆境的体验,不像穷困潦倒之士,久经挫折,是在和重重阻碍作斗争中而有所感受,所以他们的“不平之鸣能”震人心弦,传之久远。
3.为文贵在创新。韩愈提倡学习古文应“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惟古
于词必已出”(《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除了不因袭前人的语言,还应该注意语法规范:“文从字顺各识职”(同上),这样,才能在三代两汉文章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散文文体。
4.作家应注重道德修养。韩愈说:“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
(《答尉迟生书》)“沈浸醲郁,含英咀华……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进学解》)“仁义之人,其言霭如也。”(《答李翱书》)他们认为作者如果注重个人修养,文章必然内容健康、充实,最终发扬光大。
二、诗歌理论
学习韩愈的文艺思想应该了解:
1、“气盛言宜”论;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
高下者皆宜也。”“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
2、“不平则鸣”论的内涵、继承关系和影响。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
3、雄健怪奇的审美风格;
在诗论上,韩愈提倡追求雄健怪奇的审美风格。他在《调张籍》诗里,说他与李、
杜二公神交,“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头脑里充满了各种怪怪奇奇的意象,他评孟郊诗说他“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其实这些都说明他自己提倡和追求的是矫健怪奇的诗歌风格。他的一些诗,的确怪怪奇奇,如《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诗》用同一偏傍的字(中有“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鵾,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等句),读来要翻字典,但《山石》诗虽也追求矫健怪奇风格,却是一首风格雄健的好诗,受到元好问《论诗》绝句的称赞(“‘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总之,韩愈的创作是在实践他的诗歌理论主张,其风格也基本上是雄健怪奇一路。
三、韩愈的文学理论对后代的影响。
韩愈是当时文坛领袖,同时又是诗文高手,对后代有很大影响:(1)他的文与道关
系论,实则要求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学思想的传统,对宋代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