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甲醇CO变换工艺组合方式的研究(5)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煤制甲醇CO变换工艺组合方式的研究
70
化学工程2008年第36卷第7期
3结论参考文献:
[1]唐宏青.碳一化工新技术概论[M].成都:氮肥与甲醇
编辑部,2006.
[2]陈五平.无机化工工艺学(1)合成氨[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1996.
[3]许世森,李春虎,郜时旺.煤气净化技术[M].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6:387_391.[4]
(1)建立了国产B302Q催化剂的变换反应ASPEN用户动力学子模块,并与实际工程数据比较,验证了其用于模拟变换工艺的可靠性。
(2)对SheU煤气化工艺制甲醇的CO变换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了8种工艺的组合方式,探讨了不同工艺的变换条件、限制因素和相应的能量消耗。
(3)模拟计算表明,实际可能的工艺有方案l,2,4,5和8这5种。其中,方案8与方案2相比,汽气摩尔比下降了57%;当变换率都为70%以上时,蒸汽消耗最少的方案8工艺所需蒸汽只占了气化炉产生蒸汽量的l/4左右。
孔渝华,陈劲松,王先厚,等.耐硫变换催化剂∞02Q
的研制[J].催化学报,1990,11(5):425-428.
[5]
SHELTONw,IⅣONsJ.ProcessEngineeriIlgDiviBi∞ ‘SheHGa8ifierIGCCBa8e
2000.
C姗’[R].uSA:NlHL,
【上接第57页】
验中生物膜填料的苯吸附常数6=4.0554×l旷
[3]完莉莉,汪玉庭.室内空气有机污染的研究现状[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l,13(2):12一16.[4]
王桂华,周中平,傅立新.室内空气中苯和甲苯浓度分布特征调查[J].上海环境科学,2003,12(22):9r77-
982.
叫(m3 h),苯在生物膜表面的吸附系数A=
O.0016
m3/mg;生物膜填料的甲苯吸附常数6=
mg/(m3 h),甲苯在生物膜表面的吸
3×10一m3/mg。
2.9966×106
附系数A=3.227
3结论
[5]WIESLANDERG,NORBACKD,BJORNssONE,et
a1.A8th撇彻dtIle
of
(1)在实验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生物滴滤塔去除苯、甲苯效果一直很好,苯的去除率为65%,甲苯去除率为93%。
(2)通过分离筛选,菌株L4对苯、甲苯降解效果显著,苯降解率为83%、甲苯降解率为92%。经过生理生化鉴定、Shedock脂肪酸鉴定系统分析,可基本确定菌株L4为B∞i肛w.sp。
(3)应用“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对生物法净化苯、甲苯废气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相关性良好。苯的相关系数砰=
0.999
eIniBsi帆删debyde舳d
ind00r
emriIo咖ent:tllesi舯逾c锄ce
vohlileorgaIIiccomp曲d8
Areh0ccup
hQmnewlypaintedindoor8IlIf如es[J].Int
En、,iMlHealth,1997,69(2):115—124.[6]
吴玉霞.环境苯暴露与儿童白血病[J].国外医学卫生
学分册,2002,29(4):225-227.
[7]戚海,裴秀坤.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防制对策[J].中
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19(1):81-82.[8]
赵厚银,邵龙义,时宗波,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及控制措施[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7):3石.
[9]uJiIIg.Impr}oveofLAQby
on
8new
bal【e删tmethod
cr75.30r79.
based
ch删Ibertest8[C]//uuJiIlg,LuYaIlg.Ind∞rAir.
5,甲苯的相关系数舻=0.9996。
Beijing:Tsinglluaunive玛时,2005:3
[10]孙佩石,杨显万.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
参考文献:
[1]
张胜军,姚晓青,蒋欣.室内装修后苯、甲苯、二甲苯和
的动力学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学报,1999,19(2):
154.158.
甲醛污染调查[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23么.
[2]
姜安玺.空气污染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45-56.
[11】张鹤清,胡洪营.6种挥发性有机物在甲苯驯化微生物
中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J].环境科学,2003,24(6):
83.89.
上一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理论知识培训教案
下一篇:新课程下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